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提品质、亮品牌、重品效创新行动促进青年人才集聚齐鲁的通知
2025-03-11 字体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开展“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提品质、亮品牌、重品效创新行动促进青年人才集聚齐鲁的通知

鲁人社字〔202523

 

各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落实青年人才集聚齐鲁行动计划2023—2025年)、人才引育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贯彻落实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塑强“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引才品牌,坚持守正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同推进我省青年招引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就开展“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提品质、亮品牌、重品效创新行动促进青年人才集聚齐鲁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重点内容

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要,打造“一体两翼、三联四驱”青年引才聚才模式即着力构建以“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为主体,“百校千企”和“名校师生山东行”活动为辅翼,省市县三级联动为载体,线上线下、国内海外为驱动的新工作格局

(一)塑强活动品牌,链动“一体两翼”引才格局

1.提升“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品牌引领力。创新活动组织形式,采取省市县联动、部门联合、行业联体等方式,统一布局、凝聚合力,以“活动+”亮品牌,提升“直通车”品牌引领力。加强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人才高地联络沟通,持续扩大品牌影响2025年各市举办10场以上品牌活动,全省举办150场以上重点引才活动。

2.拓展“名校师生山东行”活动承载力。各地立足人才政策、科创平台、文旅品牌等资源禀赋,邀请知名高校师生来鲁实习实践、访企拓岗、访城拓岗。强政校企三方深度合拓产才合作渠道名校师生全方位展示山东人才发展环境,促成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3.强化“百校千企”人才对接平台服务力。常态化开展“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抓好优质岗位征集,定期发布全省人才政策清单,及时向省内外知名高校推送。探索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识别招聘需求和求职意向等特征,实现人岗精准化匹配、信息智能化推送。注重线上线下活动结合,扩大引才辐射范围,为人才提供“标准化+个性化”服务。

(二)支持重大战略需求,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4.加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支持力度。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企业等绿色低碳产业,举办行业专场活动,组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区域内单位参加引才活动,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动能。

5.聚力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人才需求。聚焦18条标志性产业链,开展“产业+”引才活动。重点征集我省培育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人才需求,结合知名高校优势学科,对照省政府发布的600个省级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联系、精准服务,保障用才需求。

6.支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发挥山东暨黄河流域知名高校人才交流合作联盟作用,重点加强与沿黄11所知名高校联系,通过“走出去”引才和“请进来”体验等方式,开展项目合作、产才对接。我省沿黄9市分别组织开展1场黄河入海·名校引才人才交流活动

(三)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引才合力

7.加强三大经济圈联动引才。组织举办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专场引才活动,加强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引才,对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及“两廊一谷”用人单位需求,组织参加“名校人才直通车”引才活动。鼓励经济发展层次水平相当的市、毗邻县联合开展引才活动,支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举办专场引才活动。

8.大力推进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加大对帮扶地高校人才交流活动支持力度,适时赴新、渝、甘等省(市区)高校,开展专场人才交流活动,提升对口帮扶地高校就业服务水平。建立完善与对口帮扶地高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联合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优质企业、创新资源,积极推进两地交流互访、信息互通、经验互享,推进开展就业服务、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事项,全面推动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向纵深发展。

9.提升“政行校企”联动引才效能。布局搭建人才承载平台,发挥平台“会客厅”和“实习车间”功能,提升人才承载力。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数字产业、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青年人才需求,联合部门、行业、高校、企业协同联动引才,着力在解决人才需求、促进地区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四)做好全方位立体人才服务,提升行动效能

10.构建人才服务立体矩阵。在全省建立16支引才服务队,联动各市在全国知名高校铺设50个招聘联络站在重点用人单位设立1000个引才专员,发挥好1000余名“校园引才大使”作用,提升人才服务矩阵建设水平,建立校地企常态化合作服务新模式。

11.优化人才引育服务效能。发挥“人才山东”口碑效应,集成优质资源,引导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实现人才服务省市协同。激励在鲁人才母校校友会、校地合作办等联络对接,发挥“学兄、学姐”媒介作用,实现“以才引才”。各市完善引才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引才动力。更好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作用,让人才在山东“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12.聚集新媒体宣传流量。各市要利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树立引才品牌,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通过视频动画、政策解读、直播带岗、线上招聘等方式,向高校学子展示人才发展环境,同步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收集人才服务意见建议,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提升新媒体阵地人才服务水平。

工作要求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引才工作方式,塑强引才品牌,加强人员保障和经费支持细化筹备方案,确保活动高质量举办并取得实效加强组织领导,动态优化直通车引才服务队结构,配齐配强引才队伍注重工作总结提炼,加强青年引才工作理论研究,形成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引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效益

各市请于312日前,将本市直通车引才服务队工作统一报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联系人及电话  键,053151788630

  053151788629

电子邮箱:lulurst@shandong.cn


件:1.2025“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重点引才活动清单

          2.直通车引才服务队工作表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34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单位: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处)


文件下载:鲁人社字【2025】23号.doc

                 鲁人社字【2025】23号.pdf

 

附件1

 

2025“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重点引才活动清单

 

一、“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

1.国家人才高地线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

2.重点区域引才线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

3.山东对口协作线路(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喀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

4.经济圈联合引才线路(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

二、“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活动

1.登高望远选择泰安—兰州大学师生山东城市行活动

2.2025高校师生山东聊城行。

3.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暨浪潮集团2025年校地企合作高质量发展大会。

三、“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

面向2025届、2026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百校千企”人才对接交流活动。全省征集用人单位2000家以上,向全国各大高校定向推送全省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和《省级重点人才政策清单》,向省内重点用人单位推送国内知名高校院系学生就业联系人、毕业生生源等信息。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