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度法治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人社”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以上率下带头学。厅党组发挥头雁效应,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支部学习、集体学习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重要法规,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大会精神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切实领悟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提出的新论断、新举措、新要求,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大关系、重要保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行政全过程,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底线意识,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二)结合实际日常学。举办“廉政教育月”等系列活动,结合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答卷等形式,推动全厅广大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不断强化,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三)专题培训提升学。举办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二、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厅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职基本方式,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想问题、法治方式作决策、法治手段办事情。厅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厅分管负责同志坚持“一岗双责”,做到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督促、同落实。
(二)修订完善厅党组工作规则。严格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明确“三重一大”事项,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将“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
(三)将法治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印发厅年度工作要点,将“法治人社”建设、“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列入全厅重点工作。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分工,细化明确17条措施。
三、全面推进重点立法项目
(一)科学确定立法项目。为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群众在工资收入分配领域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厅年度重点立法项目。
(二)认真研究条例内容。开展立法调研,听取各类企业和一线职工的建议,征求16市人社局、15个有关省直部门意见。
(三)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认真落实“三统一”制度,严格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2022年,共对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
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编制公布10项人社系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试点工作,对人社领域高频事项基本目录、实施清单、办事指南等进行标准化提升,依托省政务服务中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业务办理系统操作规范统一,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二)全力打造“无证明部门”。贯彻落实“无证明之省”工作要求,全面推行身份证、营业执照等高频证照的电子化应用,公布86项电子证照“用证”清单,实现电子证照免提交。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动态调整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对79个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办理,减少群众办事的申请材料、证明材料,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三)稳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将退休申报、退休资格确认、待遇核定发放、社保减员等13个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一张表单、一次受理、一链办结,符合条件的秒批秒办、即时办结。牵头推进“灵活就业”“员工招用”“企业职工退休”3个跨部门的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将住建、医保、税务等部门相关联的多个“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在省政务服务平台的“一件事”专区和“爱山东”APP实现网上办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
(四)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同全省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同部署、同检查,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就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优势,做好监管对象信息采集、更新工作,为开展随机抽查提供较为完备的数据支撑。
五、持续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
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出台劳动力市场监管10条措施、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9条措施,全部按时高质量完成。
(一)着力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出台应对疫情援企稳岗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下沉提效十项制度等多项促就业措施,延续实施稳岗返还、失业保险扩围、以工代训等政策,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助力“山东手造”工程、“鲁菜师傅”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试点,推行“直播带岗”等“不见面”服务,深化劳务协作,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推进“集成办”“掌上办”“免证办”,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创新开展“百校千企”等引才活动,促进高质量就业。
(二)着力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组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实施柔性引才工作机制,提升市场化引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山东惠才卡”作用,提供全省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规范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启用山东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流程。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行动,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六、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
(一)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确保合法有效。认真落实公职律师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全面参与依法行政全链条、全环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法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案件,政府信息行政复议应诉保持“零”败诉。
(二)全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三项制度”,确保执法信息公开,执法程序留痕,执法决定合法。规范执法流程,对欠薪线索的接收、核处、督办、反馈、审核等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规范。持续发挥省级联处平台作用,实现劳动者一点举报投诉,全省联动受理,为劳动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
(三)全面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扎实做好复议应诉工作,办理被行政复议案件15件,移送行政复议申请3件,各类行政诉讼案件77件,法院审结的案件全部胜诉。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2022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6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79件。
(四)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认真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推动干部职工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惠民生。开展系列普法活动,组织送法进机关、宪法进支部、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开展“人社政策畅通行”行动,实施“社保政策你我他”起底式宣传解读活动,持续开展“周四在线”线上培训活动,推动政策业务直达基层一线。
(五)持续提升调解仲裁服务质效。强化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健全争议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梳理排查争议风险点,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认定公布全省首批标准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抓好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总结推广仲裁要素式办案方式,引领全省进一步深化仲裁要素式办案方式改革,提升仲裁要素式办案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