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第一课” 筑牢“安薪”网
2025-03-06 字体
访问次数 :

上好“第一课” 筑牢“安薪”网

——山东青岛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着力维护农民工权益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随着农民工返城复工潮的到来,山东省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积极行动,将“开工第一课”作为根治欠薪工作的关键一环,多管齐下,精准发力,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全市广覆盖——延伸服务触角 普法培训双管齐下

要让“开工第一课”取得更优效果。首先要在宣传覆盖范围上实现最大化。

2月11号早晨9点,青岛市市南区某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围在一起,手里拿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宣传手册》,认真听着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工作人员的讲解。工作人员还与农民工和项目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梳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一位农民工笑着说:“听完政策讲解,我心里很踏实,现在我们手里有宣传册子,讲台上还有专业人员给咱们讲政策,就算真出现了工资拖欠问题,我们也能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能最快要回工资了。”

青岛市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的实际特点,全面延伸服务触角,确保“开工第一课”覆盖到每一个项目。对于已开工项目,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工作人员深入工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确保农民工清楚了解自身权益和维权途径。针对未开工项目,工作人员依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施工总承包单位协作联盟,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约谈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

“我们将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发生,坚决守牢防线,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青岛市一住宅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案有"回声"——既要"授课” 还要"检查作业”

连日来,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忙着打电话回访农民工,确认工资是否按约定支付到位。这是青岛市开展案件办理情况“回头看”工作的一个缩影。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确保工资按约定支付到位,推动欠薪问题得到实质性化解。一位农民工在电话那头激边地说:“工资已经到账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上好‘开工第一课’,既要做好年后的第一堂‘授课’(宣传)工作,也要做好年前未完成的‘作业’(欠薪案件处理)的回访和督促工作。”青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还调整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的频率,将按季度公布改为按月公布。自2024年12月份以来,已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0起,对27家企业挂“红,黄牌”,并实施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市场主体分类监管。这种严格的监管措施,对欠薪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全天候维权——“零门槛”了解维权"知识点”

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创新维权渠道,在空间、时间等多个维度创新,做到让农民工能够全天候获得维权“知识点”。

近日,在青岛市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大厅里,一位农民工正拿着手机尝试使用“岛城安薪码”。他笑着说:“以前反映欠薪问题要跑很多地方,现在扫码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太方便了!”

青岛市创新升级了“岛城安薪码”,并在农民工返城集中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站等场所张贴印有安薪码的海报,做到“抬头可见、举手可扫”。

市南区人社局还利用临近青岛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在火车站开展“普法进车站、平安法同行”普法宣传活动。返城务工的农民工在火车站就能收到法治礼包。法治礼包里包括宣传折页和“安薪市南、码上就办”安全帽不干贴。工作人员还设立了咨询台,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各类劳动维权问题,确保欠薪线索在本地化解,有效避免矛盾外溢上行。

此外,青岛市还加大了本地渠道的精准宣传力度,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投诉举报平台的链接通过短信形式点对点发送到农民工手机上,春节后已发送维权短信1万余条。

“刚出火车站出站口,我就收到了青岛市人社局发来的短信,不仅让我了解了关于工资保障的政策法规,而且还承诺第一时间给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我感受到了青岛市人社局的热情服务,心里感觉很踏实。”第一次来青岛务工的东营籍农民工曹亚东说。

为打造便捷维权环境,青岛市各区人社局还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夯实全年治欠工作基础。李沧区人社局构建起“监测预警、执法联动、法治涵养”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抓住开工、复工“关键期”,积极打造“数据穿透监管、执法刚性约束、法治生态培育”的特色模式。即墨区委区政府在新年伊始召开专项议题会议研究根治欠薪工作,组建根治欠薪指挥部,欠薪治理指挥部和区保交楼专班合署办公,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实落地。胶州市则创新开发“胶安薪”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扫码即可反映欠薪线索,实现投诉举报“零门槛”和“7*24指尖维权”,将欠薪风险隐患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青岛市劳动监察机构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开展案件“回头看”,创新维权渠道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上好“开工第一课”,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根治欠薪问题迈出了坚实的开年第一步。

(此文发布于中国劳动保障报)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