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产才更融合。围绕我省“十强”产业,积极对接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等一系列国际客厅和山东会客厅,充分发挥留学生组织、同乡会等社会组织作用,通过“蓝洽会”这一平台载体,深化“人才服务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产才融合模式,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共有20余个国家150余名人才携项目与青岛重点企事业单位在线洽谈,其中博士学历及以上的人才占比超过85%,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余个高精尖缺专业领域。
三是服务更优质。人才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关键要留得住、用得好。坚持平台思维,通过搭建“云平台”,延长“服务链”,实现高层次人才与项目线上即时对接,线下顺畅落地,推动服务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坚持生态思维。推出“蓝创微云”服务生态圈,通过集成包括法务咨询、投融资、人力资源服务在内的二十余家“圈成员”单位,为蓝洽会、留创大赛等拟落地青岛的人才项目提供落地创业、技术合作、风投融资等多维度、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
下一步,青岛市将通过开展更具专业化、更加精准的“双招双引”活动,引进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符合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人才智力,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成长性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赋能青岛“创业城市”建设,为胶东经济圈乃至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