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标准化规划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聚焦为民服务 勇于探索创新
打造政务公开服务升级版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省人社厅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落实人社系统政务公开各项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切,创新思路、改变打法,优化升级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解读回应、政民互动等工作,以政务公开助推人社服务理念转变和质效提升。
一、建立“全周期”工作机制,深化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一)全流程加强公开内容管理。建立局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在全局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一文一审”要求,调整完善信息公开审核和发布机制。坚持全链条闭环管理,根据立、改、废等情况,对政务信息动态调整更新。加强典型引领,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政务公开工作优秀案例和创新做法。
(二)全领域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梳理公布局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公开指南、实施办法等。截至11月底,在青岛政务网及青岛市人社局官网上主动公开局机构信息、公文法规、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规划计划、财政预决算以及各版块业务动态等信息1718篇次,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三)全过程动态发布政策解读。围绕“六稳”“六保”,对涉及疫情期间援企稳岗补贴、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先落户后就业等惠企利民政策,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情,稳定社会预期,切实做到人社政策让群众“看得懂、理得清、落得实”。创新人社政策“云课堂”宣讲品牌,借助“青岛企业之家”微信直播平台,面向各类企业和商协会,常态化推进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目前已开展18期,培训29.58万人次,解答发布问题2006个,有力助推人社政策滴灌到企业最需要处。
二、搭建政民互动平台,拓展政务公开服务新路径
(一)创新打造智慧人社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不见面”人社服务方式,185项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业务实现网上办理,网办率达98%以上,其中秒批业务占50%以上,社保缴费、资格认证等60余项业务实现“指尖”办理。持续优化全国首创的社会保险待遇大数据认证平台,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静默认证率提升至93.9%,全市203万社保待遇领取人员享受“零打扰”认证。
(二)着力提升政务公开精准度。依托新媒体工作室,策划推出“以案说法”“温馨提示”“养老保险看得懂算得清”等系列专题宣传,推出就业社保“政策一本通”、人才引进政策“电子词典”,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策查询解读平台。截至11月底,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各类稿件697余篇,关注粉丝量达20万人,局微信、微博总阅读量达257万人次;12333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图文消息207篇,累计关注人数达58.2万人,连续多年入选“青岛市十佳政务微信”,极大便利了群众和企业信息获取。
(三)全面升级改版局门户网站。发挥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主渠道作用,保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今年以来,通过局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2000条以上。优化网办流程,实现人社政策检索、业务服务同账号跨平台办理,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质量,推动政务公开由电脑端向移动端延伸,实现局门户网站界面简单直观、操作智能便捷、办事功能突出、网站手机协同。
三、打造为民服务新模式,优化政务公开服务链条
(一)全方位回应企业群众诉求。在局官网开辟“民声倾听”专栏,常态化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最大限度听取群众呼声,全面收集民意。局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在线问政”“青岛大家谈”等访谈活动,顶格宣传人社政策和改革创新举措。在各业务专题定期上线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动态安排上线活动,及时解疑答惑,了解群众关注点。截至11月底,组织网络在线问政34场,现场答复2990位网民1654个问题,答复率100%。
(二)完善舆情处置“闭环”机制。建立《舆情专报》制度,加强舆情监测和研判,落实政务舆情回应责任,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群众办事堵点痛点,及时发出权威声音,推动解决相关问题,打造群众诉求反映、政策堵点疏通、办事服务改进的政民互动闭环。截至11月底,共编发舆情专报188期,监测处置网络舆情370件,办结率100%,有效防范化解了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全面推行民生事项“指尖办理”。积极拓展“青岛人社”APP应用,将其中60项应用向便捷青岛、智慧青岛等10多个平台提供延伸服务,实现政务数据互联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青岛人社”包含18大类业务,150余项功能应用,注册用户超过155万,平均月用户访问量达291万人次,在青岛政府类APP中服务热度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