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山东省“创业齐鲁”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赵新燕副教授
《“创业齐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的重要指示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的要求,是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步伐、落实国家政策的有力举措,也是巩固和扩大山东省在创业领域的已有成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创业创新的发展趋势,为创业者提供更具特色和针对性的保障与平台有效做法,必将对激发山东省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创造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为山东省的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
整体而言,方案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强。强化了部门间的统筹联动,有利于创业链与产业链、科技链、就业链以及人才链能够有机结合、协同发展。这种系统性设计有助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与服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创业的质量和成功率。二是创新性突出。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为纽带,整合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是对传统创业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其中,“创业风险险”的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和省级创业街区试点建设更是体现了政策层面的创新,为创业者提供了风险保障、更多的专业指导服务和更具活力的创业空间,有利于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和项目落地山东,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创业新生态。三是精准发力。方案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精准的保障和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毋容置疑,精准施策能够更好地满足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会大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有效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将更有效的被激发。
就主要内容而言,方案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且具有挑战性。到2026年设定的一系列具体目标,如扶持创业人数、带动就业人数、培育各类企业和人才团队数量、发放贷款金额以及征集项目和举办活动场地等,都体现了山东省对创业工作的高要求和大决心,而这些目标不仅有助于推动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还将对全省的经济增长、就业改善和产业升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是优化创业环境措施得力。“暖心计划”中的“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掌上办”集成化服务和“揭榜挂帅”活动,切实解决了创业者在办事过程中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和鼓励地区创新,能够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来山东创业,同时也为本地创业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创业环境,有助于提升山东在全国的创业竞争力。三是创业重点领域选择精准。聚焦高科技、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化、新就业形态等四大重点领域,紧密结合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山东的产业优势。通过实施前沿技术攻关项目、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等举措,能够推动创业与科技以及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山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山东省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从传统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变。四是创业要素支撑全面到位。“护航计划”“梧桐计划”和“筑巢计划”涵盖了人才、资金、平台等关键要素,形成了全链条的要素支撑体系,这将有效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平台不足等问题,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创业提振贷”的大力推广可以缓解创业者的资金压力,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行动有助于吸引和凝聚各类人才投身创业实践,创新培育创业街区则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创业空间和资源共享平台。五是营造创业生态积极有效。“锻造计划”和“涵养计划”从提升创业能力和培育创业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注重创业者的能力培养和文化认同。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发挥导师作用、举办创业赛事和打造创业品牌等措施,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使创业成为一种时尚和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实践,为山东的创业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好的政策不仅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还要有落地实施阶段持续细化相关办法,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方能达成既定目标,使政策的预期效果真正惠及民众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议在政策支持与资金方面进一步细化财政补贴政策,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如按创业阶段(如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行业类型(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服务业创新模式)进一步细化补贴标准;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创业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在创业服务体系方面强化创业教育与培训,构建多层次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创业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创业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创业孵化基地的产业集聚度。在人才与创新方面出台吸引高端人才的更多利好政策,对于在鲁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高端人才创业项目给予奖励,激励其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创新生态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政府牵头,企业出题,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解题,促进创新生态形成,同时,鼓励企业内部创新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引导企业设立内部创新基金,用于员工的创新想法孵化和小项目试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相信在各部门的协同联动下,方案必将成为齐鲁大地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催生出一系列具有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为地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助力我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