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媒体解读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ABC,山东这么评
2023-12-20 字体

观察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ABC,山东这么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小涵

 

“加班不给加班费”“没签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社保问题多年未解决”……劳动纠纷时常有,反职场PUA也引起了颇多关注和职工共鸣。如何稳步促进企业依法用工,提高企业的法律观念和劳动管理水平,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长久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始终实实在在、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尝试解决方案。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2部门出台《关于印发山东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的通知》,锚定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对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满一年的企业评出A、B、C三个等级,评价信息在人社、市场监管、金融、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税务、工会等部门实施信用共享,并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80分基础上加减分,重点情形直接定C级

根据官方文件,人社部门开展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以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评价年度,于次年上半年完成。评价内容也呈现多维度特点,例如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的情况、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参加和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等,在基准分80分的基础上,设置加分项和减分项。具体来看,80分及以上的评为A级,60分及以上且低于80分的评为B级,低于60分或符合直接定级情形的评为C级。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诚信评价采取计分定级和直接定级方式。哪些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属于直接定为C级?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拒不履行限期整改指令或行政处罚决定、阻挠人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透视政策本身,侧面呈现的是直接定为C级的门槛不高,例如阻挠监察,反映到企业本身则是要求高度守则、严格守约,以防不慎“被分配”到C等级。

A级享受“绿色通道”,C级加强惩戒

对企业进行等级评定之后,必然要匹配奖惩措施,否则单独的评定毫无意义且没有制约力。

山东省着重做好诚信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对连续两年被评为A级的企业,可申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企业。对被列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企业管理的企业,优先推荐列入省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企业管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无事不扰,免于两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日常巡视检查;企业申报就业、社会保险、人才、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惠扶持政策时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同时,加大C级企业惩戒力度,将工程建设领域的C级企业名单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纳入行业信用监管,依法依规予以限制;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C级企业,公示其评价结果。

对于评价信息,实施多部门联动,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市场监管、金融、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税务等部门以及工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共享,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政府部门同策同力,对规范市场主体劳动保障管理行为,稳固市场规则起到了靶向帮扶作用,有利于创造企业良性竞争环境。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后企业若想向前发展须得“内测”合格,如此一来步子也走得更踏实。

重点行业重点监察,信息化监察可行性强

此次政策的出台,重点在于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除了加大对C级企业的监察惩戒力度外,还将工程建设领域相关企业纳入守法等级评价范围,注重通过政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具体来看,新增工程建设领域特别规定,对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违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情况进行分类评价。对存在工程建设项目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工程建设等法律法规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行为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组织、参与编造虚假事实或者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农民工工资或者以讨薪为名讨要工程款,未按规定存储或者补齐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逾期不改正的,定为C级。

建筑行业的特殊环境要求更多企业扮演主动的角色,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在执行中反省自身问题,并持续改进。中建八局一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张茂磊说:“目前,我们建立了自有的分包企业资源库,并进行分级管控,每年对分包资源从农民工工资支付、安全质量管控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定级管理,每个级别享受不同待遇,每年淘汰劣质分包企业。”

“《办法》充分考虑到了企业差异性,以及在劳动保障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浪潮集团对此次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先试先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浪潮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工作实践,我们开发了智慧劳动监察管理系统、人力资源关键指标风险预警系统,对各类异常情形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提前规避劳动风险。”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微波也同时提到,在重点做好对企业宣传培训的同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劳动关系管理不规范,争议相对较多,诚信等级评价工作重点可稍微向中小企业倾斜。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