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次厅长办公会重要议题解读
——“三支一扶”招募改革试点有关情况
一、议题背景
2006年,根据人社部统一部署安排,我省启动“三支一扶”计划。14年来,我省共招募“三支一扶”人员3万多名。2017年,我省出台政策,服务期满人员,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省“三支一扶”计划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积极踊跃,2020年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10.26万人,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我省“三支一扶”招募参照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招考办法,采用“笔试+面试”(各占50%)的方式组织实施。随着“三支一扶”计划的深入推进实施,原有招募方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是招募岗位流失较多。二是人员稳定性不高。三是供需匹配度不高。
二、改革试点探索
针对目前招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省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对“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方式改革进行研究,拟选择日照市支医岗位进行试点,制定量化赋分改革方案。为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经验,2021年3月初,赴广东省考察学习“量化测评”招募办法。广东省自2006年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以来,一直沿用“量化测评”的方式进行招募,已招募人员2.2万名。广东省“三支一扶”人员稳定性较高,近5年来,人员流失率在5%以内。
在外省学习基础上,4月初,赴日照市进行专题调研,与市(县、区)“三支一扶”协调管理办公室、卫健部门,基层服务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充分交流,一致认为采用量化赋分的方式能有效解决基层“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4月中旬,我处又组织省内不同层次的医学类院校对量化赋分方式进行研讨。起草了《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并多次征求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省人事考试中心意见。4月下旬征求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等9个部门的意见建议,有关建议得到充分吸收。
三、量化赋分的组织形式及优势
(一)组织形式。采用量化赋分方式进行招募,主要是取消笔试环节,将学历层次、生源地、学业成绩、获得荣誉等9项指标作为评分标准,根据考生实际情况,系统自动进行评分,按照评分成绩从高到低确定面试人选。
(二)比较优势。一是多项指标对招募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衡量,测评方式更科学。二是将生源地、“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指标纳入赋分,让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热爱家乡、安心基层的毕业生有更多机会到基层建功立业。三是可大幅度降低招募费用。广东省每年组织“三支一扶”计划招录每年花费不足20万元,我省2020年仅省本级考务费用达到10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