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2020年第9次厅长办公会议题解读——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稳定合作机制
2020-09-07 字体

 

2020年第9次厅长办公会议题解读

——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稳定合作机制

 

一、有关背景

博士后工作是引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社部门人才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去年下半年,根据厅里统一部署,博士后工作被列为全省人社事业“十四五”规划课题之一,我们专家中心配合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于今年4月中旬完成了《山东省博士后引育留用服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全省博士后工作的建议措施。课题完成后,我们本着先易后难推进有关措施落实落地的原则,起草了《关于推动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稳定合作机制的若干措施》,提请厅长办公会研究。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分为推动建立博士后招引联动合作机制、优化博士后联合培养使用机制和完善博士后跟踪服务协调机制等三个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工作站博士后招引问题。针对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难的现状,一是将省内博士后流动站分布目录主动向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共享,在流动站与工作站间建立固定的挂钩联动机制,明确双主体责任,推动两者之间建立以互相推荐为主要形式的博士后引进长效合作机制;二是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招聘需求定期向博士后流动站推送制度;三是规范联合招收的合作协议,分层分类科学确定培养经费并明确使用范围,明确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在站期间根据培养协议共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仪器设备等资源;四是推动落实博士后招收的“同城待遇”,即:联合招收的全职博士后同等享受所在城市给予的相当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及工作生活待遇,联合招收的在职博士后同等享受柔性引进的相当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及工作生活待遇。

(二)坚持构建机制,完善工作站博士后培养措施。积极推动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建立联合招收博士后的良性培养机制:一是重点发挥好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主体作用和流动站合作培养导师在课题进展中的重要指导作用;二是明确博士后在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取得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分类权属问题,明确博士后在站期间的职务成果也有署名权、分益权;三是支持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改进完善对博士后的评价体系,强调更加注重博士后对设站单位科研技术水平提升的作用发挥,更加注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提高经济效益贡献;四是进一步强调了博士后在站期间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的具体要求。

坚持统筹发力,优化提升博士后留用服务水平针对出站博士后留鲁比例逐年降低的现状,进一步加大博士后出站留鲁措施:一是对出站后留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继续利用普惠制的“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给予支持;二是对出站后愿意进入事业单位的博士后,由所在市协助落实工作单位,可不受岗位限制、使用周转编制;三是明确分市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全职在站博士后生活补助最低保障制度,消除博士后在站期间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四是将国家、省“博新”计划、国家国(境)外交流项目入选者等部分优秀博士后纳入“山东惠才卡”发放范围,其他博士后由各市有序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服务范围,提供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五是明确了博士后管理服务平台发展方向。省厅重点是建设全省一体化的博士后信息管理平台,各市主要是开展博士后平台联盟建设试点。

政策创新点

一是推动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之间的固定合作机制,并通过明确“双责任人”制度、使用固定格式内容的联合培养协议制度和落实博士后“同城待遇”制度等措施,将这种合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实现省内流动站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实质性的博士后联合招引。

二是推动建立有明确权属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界定制度,使在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博士后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可以区分个人成果或职务成果取得收益,以此调动青年博士到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积极性。特别是对职务成果,博士后同样有属名权和收益分配权。

三是推动建立以市为区域的博士后生活补助最低保障制度,落实好博士后在站期间的基础性待遇。以此为基础,为下步推动建立全省性的博士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经验积累。

四是推动将国家、省“博新”计划和国家国(境)外交流项目入选者等部分优秀博士后纳入“山东惠才卡”发放范围,其他博士后由各市有序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服务范围,提供适应博士后创新创业和生活需求的绿色通道服务。

 

会议强调,近年来,针对博士后青年人才的培养引进,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博士后培养引进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苏浙粤等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省厅有关处室、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原则同意汇报意见,确定:要抓好《若干措施》的贯彻执行,研究制定重点任务分工及工作推进进度表,加强政策宣传,强化调度督导,推动落地生效,努力吸引汇聚更多高层次青年优秀人才来鲁创新创业。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