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再就业岗位的途径有哪些?
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根本出路是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发展经济,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中小企业等措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岗位,包括:更好地加快开拓农村市场,组织一批国有企业面向农村市场开发经营,组织城市下岗职工和暂时停业或开工不足的企业到农村搞技术、生产、销售和人员培训服务;加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开发步伐,将一些暂时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和一些下岗职工,有领导、有组织地投入西部地区的开发;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组织一批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出去投资办厂,通过到国外搞工程承包、资源开发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式,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
关于开发就业岗位,中央文件中提出了具体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预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速度与就业岗位的增减密切相关。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增加一百多万个就业岗位。
二是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主要是发展公路、铁路、农田水利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这不但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还可以扩大就业。
三是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就业岗位的关键是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还很大。特别是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商业、饮食、托幼、修理、搬运、家政服务等服务业。中央规定,对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及行政性收费。
四是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扶持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合作制等类型企业。中小企业安置就业的潜力很大,目前在安置就业中已占到了75%。中央要求各商业银行都建立小型企业信贷部,这是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一项大政策,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非国有经济不仅是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也将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党的十五大以后,各地都出台了不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解答来源:培训就业司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