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082号?建议《关于规范家政服务培训优化家政行业环境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4-06-26 字体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082号建议《关于规范家政服务培训优化家政行业环境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逄润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家政服务培训优化家政行业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家政培训证书信息,提升社会知晓度”方面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鼓励企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其中,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覆盖企业、院校、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各类主体。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先后出台《关于开展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20〕5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22〕93号),在全省公开征集遴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面向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全省备案社会培训评价组织409家,其中有16家机构开展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已为社会提供评价服务5072人次。

下一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统筹规划全省社会化评价工作布局,持续开展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评估工作,指导相关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加强题库开发,完善工作制度,提升技能人才评价规范化水平。

二、关于“落实家政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内容”方面

(一)支持学校设置家政专业。在每年的职业院校与高等学校专业备案工作中,省教育厅优先支持院校设置社区康复、家政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营养与保健、老年照护等专业,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目前,我省设置家政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含设置专科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有31所,在校生约9.81万人,中职学校有75所,在校生约6.52万人。我省还设有一所专门培养家政类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二)加强家政类专业建设。省教育厅以省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支持滨州职业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发了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的紧密对接。实施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和中职特色化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等中职特色化专业21个,立项建设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健康养老服务等高职高水平专业群17个,引导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出特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三)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养老和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以家政产业为纽带,推动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目前共有省级职业教育集团1个,市级职教集团13个。将家政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支持职业院校与山东大嫂、济南阳光大姐、宁波三个阿姨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采取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实施实训教学,共享师资队伍、实训设施等资源。深入推进老年照护母婴护理、家庭保健按摩、老年慢病膳食调理、芳香疗法、医养个案管理、产后恢复、体重管理等家政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将企业先进成熟的标准和规范融入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有机衔接。

(四)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为促进家政服务质量提升,我省发布了全国首个《家政服务员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指南》地方标准,由省商务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旨在提升家政服务员职业化水平,全方位关注家政服务员心理健康,从而确保家政服务员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供优质的服务。此标准填补国内家政行业标准化建设空白,推动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

(五)开展家政技能培训。根据家政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将家政服务相关职业(工种)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方便劳动者按需选择培训。面向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家政服务业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充分发挥优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实训场地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学校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等群体开展烹饪、营养、养老护理、康复技能培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鼓励家政企业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前及岗中轮训工作,支持行业组织开发“现代家政云课堂”,制作育婴、养老、营养健康、法律常识等30余个学习视频开展在线培训,目前山东家政云课堂在线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指导行业组织开展新服务、新技术的研发,开展居家养老陪诊师、助浴师、心理辅导师等新型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培训新型技术人才212人。持续开展家政信用体系建设培训,围绕新时期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后疫情时代家政服务业向社区服务业转型升级、家政服务业风险管控、居家养老新业态融入传统市场等内容进行授课,提高家政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训1120人次。

(六)提升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为进一步规范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评选及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加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原有的《山东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对每年认定的省级示范基地继续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2023年新认定山东天工职业培训学院等5家单位为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目前全省累计评选省级示范基地32家。

下一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继续认真研究代表建议,聚焦家政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和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指导各市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家政服务类技能培训,促进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省教育厅将积极指导学校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将家政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结合起来,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省商务厅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家政产教融合、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等工作,积极优化家政行业环境。

三、关于“发挥政府部门作用,加强监管力度”方面

(一)出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省商务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4部门出台《山东省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家政服务技能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等5大行动,并就落实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保障家政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权益、落实稳岗返还政策、加强家政服务业医疗保障等提出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同时,大力推进从业人员持证上岗,2023年全省星级家政服务机构99家,均属于规模以上家政企业,在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授权人数为63928人,均参加行业或企业组织的相关专业的岗前岗中培训,持证比例达98%。

(二)开展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一是精心筹划,务实组织。制定《山东省总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山东工会家政专业阳光暖心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工作。全省有32家家政培训机构或家政企业参加了就业技能培训、就业示范基地、阳光就业暖心行动和家政品牌打造四项试点工作,16市均承担了相应试点任务。二是分级培训,提升素质。将家政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细化区分为岗前培训、“回炉”培训和“升级”培训三个层级,按照“三级一体,同步推进”原则实施试点工作。21家技能培训试点单位完成岗前培训10066人次,“回炉”培训4411人次,“升级”培训3017人次,总人次超过1.7万人次。在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和滨州康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工会家政专业阳光暖心项目试点,以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到试点院校学习和将家政从业人员纳入一线职工学历提升“求学圆梦行动”补助范围的方式,引导家政从业人员通过学历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家政企业和家政从业人员的积极响应。滨州康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家政阳光就业暖心行动试点单位,2023年度共为31名低保家庭及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减免学费17.68万元,提供助学金6.2万元,同时为学生在学校餐厅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减免生活费,有效减轻了困难学生负担,帮助其完成学业。三是典型示范,引领发展。大力支持各地家政服务业优质品牌健康发展,对“阳光大姐”“沂蒙红嫂”“山东大嫂”等山东家政品牌给予重点扶持,并积极向全国总工会推荐。在全省开展“最美家政人”推树活动,计划推树50名2023年度全省“最美家政人”和10名全省“最美家政培训机构/家政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和推动家政行业以工匠精神打造家政行业工匠人才队伍,培训一批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客户服务体验佳的家政行业高技能人才。目前已经完成市级推荐和专家评审,经省总工会研究确认并公示后公布。四是突出重点,依法维权。以扩大试点家政企业为着力点,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建会入会,引导家政企业扩大用工规模和规范化用工,帮助更多人员在家政服务业实现就业。推动山东省家庭服务企业加强集体协商并签订“1+3”行业集体合同,保障从业人员在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权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促进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一是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省妇联组织举办山东大姐机构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山东大姐家政高级师资线上培训班等,引导巾帼家政企业聚焦融合发展,转变思维方式。依托大姐机构、高等院校、医院等建立家政培训网络,形成了覆盖全省、功能健全的培训体系。此外,省妇联还组建起一支巾帼家政服务讲师团,截至2023年底,共培训巾帼家政服务机构负责人、职业经理人等家政人才4300余人。二是多渠道提升行业服务标准。全省各级妇联组织鼓励巾帼家政企业有序探索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项目,采取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举办职业教育等模式,强化从业人员系统性职业教育。济南阳光大姐在中等职业教育拓展的基础上,联合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阳光学院”,开设“三二连读”幼儿保育专业。枣庄市妇联牵线枣庄市仁合家政培训学校与市职业技术学院达成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省妇联还连续举办五届山东省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新一届大赛中创新增设了家政经理人、家政培训师两个赛道,把标准化服务理念融入家政服务全过程。三是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在全省启动“巾帼家政进乡村(社区)”活动,引导巾帼家政企业主动对接家政服务消费期盼,有效服务妇女就业需求,通过开展公益宣讲、技能培训、专场招聘、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城乡妇女和家庭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提升家政消费品质,助力家政兴农,促进巾帼家政融入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23年,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巾帼家政进乡村(社区)”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活动2398场,惠及妇女22.3万人次。四是多角度强化思想引领。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政服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弘扬沂蒙红嫂精神、雷锋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家政从业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旗帜,开展“齐鲁巾帼最美家政人风采”展播,举办“非凡十年”巾帼家政成果,展现全省十年巾帼家政发展成果,讲述巾帼家政人奋进故事与经历,分享从业经验与体悟,弘扬巾帼家政匠心精神,展示职业风采与魅力。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持续跟进落实好国家有关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开展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提升、深化家政信用体系建设、“家政兴农”行动,畅通家政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激励更多年轻优秀人才进入家政行业。持续组织开展诚信家政进社区惠民促消费、现代家政产业对接、诚信品牌培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家政企业品牌知名度。省总工会将以家政服务试点为着力点,以提升从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质效、提高就业质量、培育劳务品牌等措施,带动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服务水平整体提升,逐步树立“齐鲁家政人”新形象,推动家政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省妇联将进一步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参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助力解决家政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6月17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