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389号建议《关于加大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4-05-08 字体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389号

建议《关于加大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

现将我厅就毛士波代表提出《关于加大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报去,供答复代表参考。

一、工作开展情况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加大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力度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一)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拓展乡村振兴合伙人、首席专家等引才模式,聚焦乡村精品旅游、现代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吸引在外企业家等群体参与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乡村路径方式。累计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首席专家”2256人,吸引社会资本超过3亿元,带动增收超过6亿元。

(二)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到乡村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乡镇企业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统筹省级博士后生活补助政策,支持人才服务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到省内乡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取消进站身份限制给予补助。2023年,为9名乡村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补助45万元。选树一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典型。2023年,我省组织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评选活动,推选出10位“齐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并在山东电视台举行发布仪式,集中展现新时代山东大学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

(三)加大乡村振兴领域技能人才培育。鼓励技工院校根据农业领域技能人才需求,自主设置涉农专业。全省现有技工院校215所,在校生45万人,目前开设涉农专业的技工院校共有17所,在校生1927人,为乡村振兴领域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重要作用,联合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设置11个赛项,涉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择优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着力搭建乡村振兴领域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四)畅通乡村人才成长通道。我省在工程技术等领域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制度、设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为基层引才、留才、用才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省已有7.6万余名基层人才获得基层高级职称,14万余名乡镇人才通过“直评”取得中、高级职称,1.4万余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评审取得职称。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2023年举办“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经济发展探索”等55期乡村振兴领域高级研修班,邀请知名专家领衔授课,培养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才1600余人。

(五)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机制。实施“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立足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需求,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平台、场地等难题,强化返乡创业要素保障。在全国范围率先印发《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贷款额度提高至30万元;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400万元。创新推出“创业提振贷”、专项商业贷等金融产品,满足多样化创业融资需求。2023年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8.9亿元创业担保贷款。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更多人才服务乡镇企业发展。

(一)着力提升乡镇企业人才智力开发水平。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行动,通过技术入股、创办企业等方式服务乡村发展。组织“千名博士(后)下基层三年行动计划”,引导青年优秀人才服务乡镇企业。持续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直评”等基层职称制度,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

(二)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继续鼓励技工院校扩大涉农专业招生规模,加强涉农专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深化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领域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认真总结农业领域大赛经验,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强大赛的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继续认定一批省级乡村振兴劳务基地、乡村特色劳务品牌。实施“创业齐鲁”行动(2024—2026年),组织开展创业导师进校区、进基层等特色活动。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全面推广订单式培训,开发建筑、家政、手作等适合农民工培训就业的实用项目,帮助农民工群体实现稳定就业。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4月22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