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0661号建议《关于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实现数字经济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3-06-12 字体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0661号建议《关于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实现数字经济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王志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实现数字经济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供给。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印发《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服务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12条政策措施,为数字领域人才的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印发推进“四链融合”发展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等不同群体,着眼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需要,制定6方面30条措施,促进“四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

(二)积极开发数字经济新职业。紧跟数字经济领域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发布2022年新职业信息公开征集重点方向公告,把数字领域纳入重点征集范围,有序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数字经济新职业信息征集开发,引领和规范职业发展、促进就业。

(三)健全数字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会同省大数据局出台《山东省大数据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会同省委网信办出台《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制定高级职称破格评审标准,允许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相关专业人才,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增设大数据工程专业职称,在开发区开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特色职称评审,引导人才投身数字经济相关产业,2800余人获得相应职称。制定出台《关于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现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评价。

(四)实施数字技术人才培育项目。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技术领域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的通知》,将数字技能类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强化数字职业技能培训,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鼓励各市结合本地重点群体就业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将数字技能类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重点围绕数字经济职业(工种),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截至3月底,全省共有306家企业开展数字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覆盖化工总控工、电子商务师、工程测量员、互联网营销师等18个数字职业,累计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0710本;共有46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数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化工总控工、电子商务师、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等8个数字职业,累计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4577本。

(五)在健全产才精准对接机制中深化“四链融合”。围绕引才育才、产才对接,助力推动数字经济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依托“海聚山东”引才平台,为浪潮集团等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举办专场线上引才活动,吸引5万余名海外留学人才参与直播互动。在全省构建网格化服务重点创新创业主体工作机制,2022年,点对点征集发布重点企业数字人才岗位需求3017个,招引人数超过5000人。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平台载体建设,在1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主”企业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13家,占比达86.7%。强化数字领域博士后支持培养力度,2022年设置的138个“博士后创新人才引育岗位”中,数字领域相关岗位25个,占比进20%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全方位引进数字人才。健全数字人才常态化招引机制,用好“海洽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海聚山东”等引才活动平台,发挥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引才”作用,优先支持数字领域人才项目落地转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设“特岗特聘”引才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数字人才。鼓励通过顾问咨询、揭榜领题、成果转化等柔性方式吸引院士等顶尖人才为我省服务。

(二)大力培养数字人才。指导用人主体用好博士后平台备案制改革红利,对数字领域博士后设站单位,在博士后创新岗位设置中予以倾斜。加大数字产业等相关领域新职业职称专业设置,动态调整职称评价标准。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育项目,壮大数字领域工程师队伍。指导各地市和相关培训机构,积极做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的组织实施。广泛组织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支持行业部门(协会)、领军企业等举办数字技能大赛,优先纳入省级职业技能竞赛。着眼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和数字技能提升需要,深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提质扩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征集扩面,加强新职业征集和职业标准开发,有序扩大数字职业(工种)评价覆盖面。

(三)用心用情服务好数字人才。提升数字领域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作出突出贡献的纳入“山东惠才卡”服务范围,提供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43项专属服务。推广实施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规范,发挥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作用,完善省市“人才卡”服务协同机制,整合资源打造“山东省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健全完善高层次数字人才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模式。在齐鲁杰出人才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等人才表彰奖励项目中,注重发现数字人才典型,落实人才工作常态化宣传机制,讲好人才故事,营造良好氛围,以一流人才服务环境助力新时代数字强省建设。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6月2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