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0037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省总工会:
现将我厅就甄德远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的建议》涉及我厅有关内容的答复意见报去,供答复代表参考。
一、前期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做优做强“金蓝领”高端培训品牌,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大型企业集团的实训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培训,目前,全省培训高技能人才19.5万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目前,培养新型学徒8万人。实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培养制造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目前,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92个。
(二)改革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全面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率先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制度,把技能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由企业自主制定考核方案,自主确定评价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目前,全省备案自主评价企业3785家,自主评价技能人才42.7万人次。推进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技能等级认定,备案评价机构223家,提供评价服务4.8万人次。
(三)强化激励措施,发挥领军技能人才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特级技师岗位评聘制度,鼓励企业设立特级技师岗位,按照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待遇,目前已有253名高技能人才被企业评聘为特级技师。开展齐鲁首席技师评选,共选拔齐鲁首席技师1952名;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能领军人才项目,享受国务院津贴70人。开展“技能兴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参赛人数超过300万,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提升素质、技能报国的积极性。目前,已有3599人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
(四)加强服务保障,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我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工作,制定《山东省企业薪酬调查制度》,组织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成立山东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开展专项检查和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面取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畅通人力资源流动渠道,助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二、下步工作
我们将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走在前、开新局”。一是统筹规划全省社会化评价工作布局,持续开展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评估工作,指导相关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加强题库开发,完善工作制度,提升产业工人技能人才评价规范化水平。二是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充分发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带动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提升。三是我省将继续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适时发布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3月30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