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20726号建议《关于有效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省残联:
现将我厅就孔德娟代表提出的《关于有效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建议》涉及我厅有关内容的答复意见报去,供答复代表参考。
残疾人就业问题既关系就业形势稳定,也关系残疾人权益保障。近年来,人社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残疾人纳入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多措并举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一是强化协调推动。积极发挥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连续5年提请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全省就业工作会议,每年研究制定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残疾人就业等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安排。强化就业优先政策,2020年以来先后提请省政府出台应对疫情稳就业24条、保居民就业34条、灵活就业20条、强化就业优先10条等政策措施,为包含残疾人在内的各类人员就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二是强化政策帮扶。完善残疾人就业援助体系,对招用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创新实施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支持残疾人灵活就业。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对自主创业残疾人最高给予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2020年以来,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总量和增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三是强化就业服务。在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专门开设残疾人就业绿色通道,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在山东公共招聘网设立“残疾人招聘专区”,在职位信息和求职信息内设置残疾人类别(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和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选项,实现残疾人招聘求职精准对接。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与各级残联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集中帮扶登记失业残疾人就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开展“就选山东”“国聘行动”“特聘行动”等招聘活动,帮助残疾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四是强化职业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联合省残联、省财政厅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按照“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的原则,面向残疾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夯实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技能基础。五是强化托底安置。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十四五”期间,大幅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20万个左右(其中,乡村100万个左右,城镇20万个左右),2022年安排40万个,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安置对象,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补贴,同时给予社保补贴或意外伤害保险补贴,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孔德娟代表的宝贵建议,更好发挥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狠抓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创业。二是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组织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贯穿全年开展“就选山东”、金秋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10+5+N”的专项活动,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供给规模。举办山东省创业大赛、“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选树等活动,发挥残疾人创业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残疾人自主创业。三是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持续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需求为导向,结合残疾人群体就业和培训需求实际,提高残疾人群体职业培训供给能力,促进实现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重点围绕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城乡公益性岗位等方面,深入宣传解读,选树典型推广,强化正向引导,汇聚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的强大正能量。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4月19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