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20160号建议《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2-06-27 字体

对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20160号建议《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丁国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揽子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提供了一系列就业服务,形成了完善有力的政策体系,打出了就业组合拳,推动包括农村大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聚合政策资源,全方位稳就业规模。出台《关于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出20条56项政策措施。一是建立政策普惠清单。省内外普通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在山东均同等享受属地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二是加大资金补贴力度。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对介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个人10万元及以下的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对创业失败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对于相关文件明确的重点扶持区域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可按不超过50%的比例面向具有本地户籍或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招募。

(二)聚合岗位资源,广渠道扩就业需求。一是挖掘企业岗位。结合“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开展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挖掘更多优质岗位吸纳毕业生,力争国有企业60%招聘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二是新设基层岗位。启动“基层聘岗”计划,采取市场聘用、政府补贴的办法,力争创设高校毕业生专项岗位1万个以上。三是扩大见习岗位。实施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将见习对象扩大为离校3年内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

(三)聚合服务资源,多维度促供求对接。立足山东人社部门职能优势,统筹校内外资源,大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一是用好政府资源。由人社局长、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出镜”,制作播出8期就业指导公益性课,超700万人次观看。免费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三个一”能力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人岗匹配度。二是用好平台资源。搭建部+省+市网络招聘平台矩阵,接续办好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指导高校多形式举办小型化、精准化校园招聘会,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三是用好机构资源。开展“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34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服务8.7万人次。四是用好媒体资源。开办“乐业山东”融媒体节目,每周三固定播出60分钟,广泛宣传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四)聚合帮扶资源,多举措兜就业底线。聚焦困难毕业生就业,实施专项帮扶、优先援助。一是落实岗位推荐。面向残疾人大学生开展“特聘行动”;建立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清单,为每人至少提供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帮助他们尽早就业。二是落实扶持政策。为毕业学年内有就业意愿、积极求职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补贴范围扩展到省外生源毕业生和中职、技工学校毕业生。三是落实减免政策。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的高校毕业生期满考核合格的,按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工作举措,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落实。加力落实企业吸纳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激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用好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结合“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百日冲刺促就业”等活动,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对高校毕业生普惠性就业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介绍政策措施和经办流程,做到高校毕业生应知尽知。

(二)全员精准覆盖。落实“三策”要求,对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一校一策”,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毕业生和不同专业毕业生做到“一类一策”,对特困毕业生做到“一生一策”,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三)全域开发岗位。充分挖掘基层基层治理、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统计调查等领域就业岗位,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类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深入组织实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开拓更多优质岗位,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积极开发就业见习实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充足就业机会。

(四)全时智慧服务。大力加强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全时化、智慧化就业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件事打包快办,一条龙开展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求职招聘、见习实习、毕业派遣、补贴申领等线上服务,满足毕业生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服务需求,助力学生实现“云就业”。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6月17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