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20213号建议《关于多措并举解决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赵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解决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强调要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实现民营企业活力充分迸发。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提振民营经济,把缓解民营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作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行动,持续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实现就业民生温度和企业发展速度同频共振。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开展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行动。一是健全落实人社用工服务专员制度,建立企业用工“接诉即办”机制,加强缺工信息归集,及时响应,快速协调,最快时间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创新开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调查,组织全省2484名用工服务专员,针对30500家工业企业,积极靠前、主动服务,“一企一策”缓解企业急需岗位缺工问题。三是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研究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22〕46号),推出13条政策措施,着力“减负担”“保企业”“稳员工”“保用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复工达产。四是上下联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通过举办定制式现场招聘、打造不断线网上服务等,保障民营企业用工,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五是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促就业优势,制定出台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行业创新能力。2021年,全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举办现场招聘会2.2万场,为32.4万家单位发布岗位827.8万个,发布网络招聘信息1500余万条。
(二)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用工环境改善。一是制定《山东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方案》,召开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启动暨培训会,邀请人社部专家赴技能人才集中、自身意愿强烈的企业现场指导,整合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和国资、财政等部门筛选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探索改进技能人才薪酬调查和发布方式方法,借助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刊发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合理确定技能工人工资待遇。二是积极转发落实人社部函〔2022〕32号文件,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切实履行用工主体责任,依法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拓展劳动者职业发展空间,增强用工稳定性。
(三)持续加强民营企业税费政策扶持。一是用足用好现行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税收专家顾问制度,聚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堵点、断点,靶向施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利用税收大数据资源优势,定位企业涉税风险,主动获取需求、研究服务措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坚持依法征税收费,对符合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其他纳税人一律平等对待,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定期开展优惠政策落实效应分析工作,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优势,掌握政策落实的最新动态,确保数据清晰、享受准确。做好优惠数据测算,利用测算结果开展精准辅导,对符合享受条件的纳税人开展进一步辅导,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二是顶格实行 “降、缓、返、补、保”社保缴费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稳就业。延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阶段性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预计可为11.4万户企业缓缴社保费36.5亿元;顶格执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90%返还,推广“免申即享”经办模,促进企业免申报、零跑腿、即享受。
(四)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体系。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院校、行业重点企业为主体,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建立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建设实训基地110家,年可实训20万人以上。2021年,以数字化为重点,新认定歌尔股份、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50个单位建设的基地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平台效能,突出公益性、开放性和示范性,面向全省院校学生、企业员工及其他培训机构开放,积极承接社会公益性项目。二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省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及省市县三级服务平台体系,为民营企业招工和求职者应聘搭建桥梁,有效解决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2021年,培育认定省级示范平台两批119家,有效期内累计275家;对省级示范平台开展综合评价,并对排名前10的平台给予每家平台100万元的财政资金奖励。三是积极开展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组织优质民营企业参加,以校园招聘、企业现场招聘、企业实习对接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用工难题。截至2021年底,“百日招聘”活动已连续举办19届,参加“百日招聘”活动的企业累计超10万家,高校毕业生超400万人,保障民营中小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有效交流对接。
二、下步措施
下步,我们将联合省税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把解决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社会、政府作用,多方入手,综合施策,全力以赴解决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
一是更大力度保障企业用工。强化用工专项服务,以“十强产业”、省市县重大项目为重点,完善企业用工24小时服务保障机制;搭建人力资源对接平台,加强跨省际劳务协作,助力用工紧缺的民营企业赴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外省区市进行定向对接、专场招聘,拓宽用工渠道;支持企业共享用工,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合作,解决企业短期缺工问题;紧紧围绕《山东省“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成政策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更高、评价更加科学、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现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和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二是更大力度改善就业环境。进一步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指导企业逐步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劳动关系领域公共信息服务,设立省级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完善薪酬调查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体系,探索建立分职业、分等级发布技能人才和紧缺工种的供求信息和薪酬价位信息,加强用工指导服务,编纂刊发典型案例,推广典型地区和示范企业先进经验。
三是更大力度优化涉企服务。优化享受税费优惠方式,简化办理优惠事项,优化办税流程,推行“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推广人社“免证办”“不见面”“全程网办”“全省通办”服务企业模式,实现惠企服务一网办、一链办、掌上办。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6月17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