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20136号建议
《关于加强山东省企业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省委组织部:
现将我厅就陈艳明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山东省企业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建议》涉及我厅有关内容的答复意见报去,供答复代表参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创新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出台《山东省柔性引进人才办法》,创新引进方式,支持企业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灵活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二是修订出台《山东省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实施办法》,为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山东企业创新创业中起到直接、关键作用的第三方机构和个人发放引才奖励,每个机构最高奖励20万元。印发《山东省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人才补贴申领办法》,省内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的人才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后,按引才费用10%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2021年,共有4家机构、46位自然人获得引才奖励,给予3家单位引才补贴。三是联合省委组织部等10部门印发《“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实施方案》,从畅通青年人才来鲁留鲁渠道、丰富完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帮助青年人才解决生活“关键小事”等方面提出措施,支持企业等各类用人主体大力集聚青年人才。2021年全省共吸引集聚青年人才84万多人。
(二)持续强化人才引进活动。一是精准摸排岗位需求。聚焦“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才需求,2021年共征集全省1116家企事业单位3800条岗位信息,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近2万名,通过“选择山东”“人才山东”和“海洽会”智慧云平台等媒介广泛对外发布,帮助企业精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二是精心推动海外引才渠道建设。与101所海外重点大学、103个留学生或专家学者组织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组织开展“海聚山东”线上引才系列活动,以每周一场的频次常态化开展线上带岗直播,面向欧美亚三大重点区域举办“海聚山东@全球24小时”。2021年开展“海聚山东”活动29场,149家省内重点单位参与,发布引才岗位1万余个,累计吸引45万余人次留学人才线上参与岗位对接。三是大力开展2022年“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组织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浪潮集团等3000家左右优秀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1.2万多个,需求10万余人,服务山东省用人单位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双向对接。四是深入实施“千名博士进企业”行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青年博士,到提出需求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挂职、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创新成果转化,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研发体制、建设研发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为省内企业精准选派挂职博士440余人。五是开展全省人社系统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调查发布制度,引导企业科学用工、劳动者积极求职、院校精准培养、市场有序运行、社会合理预期,推动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扎实开展。
(三)持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加强企业技能人才载体建设,支持重点企业、领军人才发挥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遴选确定企业设立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带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评选确定山东省技师工作站设站单位,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围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增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覆盖范围,创新完善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拓展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围绕企业技能人才待遇,进一步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领域,稳步实施特级技师岗位聘用制度,实现职业发展与待遇地位“双提高”。
(四)持续优化提升人才生态环境。一是统筹省级博士(后)补助发放政策,为来留鲁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提供最高30万元生活补助。2021年通过“免审即享”等方式,为各类企业引进的429名博士(后)兑现津贴3570万元。二是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制定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鲁人社规〔2018〕5号),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引进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提供户籍办理、住房保障、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在住房保障方面,降低柔性引进人才在鲁购房门槛,高层次人才在济南、青岛等地购买省内首套住房时,享有本地户籍人员同等待遇。在解决配偶就业方面,引进人才配偶一同来鲁并愿意在山东就业的,由用人单位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妥善安排其工作,暂时无法安排的,用人单位可按规定以适当方式为其发放生活补贴,发放时间不超过3年。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育机制创新,支持企业加强人才引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推动“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整合优势资源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做强“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品牌,优化提升“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协调100所以上国内知名高校、20所以上海外知名高校,定向推送全省1000家以上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及《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政策清单》,为企业吸引集聚更多人才提供渠道。
二是深入实施“千名博士进企业”行动,引导企业柔性使用人才,灵活运用合作、挂职等形式,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优秀青年博士与企业对接合作,优先满足区位优势不明显地区企业人才需求。完善企业用工24小时服务保障机制,配备人社服务专员,动态开展企业用工服务。依托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调查发布制度等工作,推动开展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预测及信息发布工作,积极推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企就业。
三是实施“技能兴鲁”百万工匠培育行动,落实山东省技工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带动全省各级各行业企业开展领军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全面推动企业特级技师评聘,对技能人才开展全周期选拔培养。启动实施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工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
四是全面推行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等普惠性政策“无形认证”“非申即享”机制,优化“山东惠才卡”发放范围,将“十强”“雁阵形”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负责人纳入到直接颁发类“山东惠才卡”发放范围,推动建设人才安居服务联盟,梳理全省人才公寓和人才驿站信息,建立人才住房共享机制,妥善解决企业人才的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为企业人才在鲁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保障。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4月19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51788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