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10168号建议《关于鼓励我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1-06-13 字体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10168号建议

《关于鼓励我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谷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我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年均保持在60万人以上,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的7.5%左右,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留鲁毕业生比例保持在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态势。2020届高校毕业生64.70万人,就业率93.97%,留鲁率83.79%,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去年6月和10月,分别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人社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视频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年,我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达67.17万人,截止4月底,已有17.17万人实现了就业,就业率为25.57%,其中,留鲁就业12.05万人,留鲁率83.68%。

二、近年来鼓励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的主要工作措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保障,多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创业。

(一)拓宽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渠道。一是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规模,并拿出专门岗位招录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为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我省创新出台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真金白银”政策,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根据我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到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70%,其中,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62%。三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我省实施“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先后选派3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去年,我省计划招募“三支一扶”工作人员2994人,有10.26万人报名,实际招募到岗2544人,创历史新高。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留鲁创新创业。一是为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我省建立了“资金扶持+平台支撑+教育培训+典型引领”的全方位扶持体系。省政府每年安排10亿元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全省每年筹集约20亿元,支持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员创业。二是设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引领资金,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给予每人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按照基准利率提供全额贴息。三是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一站式创业服务。目前,全省认定162家省级示范创业孵化基地(园区),5家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四是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4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评选出125个企业和团队,其中,40%的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瞪羚企业”,6家企业负责人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业大赛已成为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业品牌”。从2010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共评选出51名创新创业典型,每名给予5万元奖励。我省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已提高到3.6%,创业创新活力日益高涨。

(三)积极解决新就业大学生居住需求。一是201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包括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纳入补贴范围。2020年济南、青岛两市分别与建设银行签订《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争取政策性租赁住房贷款550亿,确定未来3年建设和筹集政策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二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市根据当地引进人才规模、土地资源和住房需求情况,通过政府投资集中新建、开发企业配建、企业自建等多种方式建设筹集人才住房。三是通过加强产业配套住房建设解决新就业大学生的居住需求。2018年我省出台了支持重点中小企业利用自有产权待建土地配建产业配套住房的指导意见,解决企业职工和引进人才居住问题,促进职住平衡。四是2017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城市公积金管理机构对择业期(毕业3年内)来鲁工作的博士,在省内购买首套房的,给予其贷款额度方面的适度政策优惠。由于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全体住房公积金缴存者拥有平等的缴存和使用公积金的权益。2018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在有关会议上指出,全国部分城市出台的引进人才公积金政策,影响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损害了其他职工合法权益,不利于制度可持续发展,要求各地不得再出台类似政策。

(四)提升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服务质效。一是去年起全面实行高校毕业生电子报到证。毕业生通过网上办理报到、调整改派等手续,系统进行自动审核验证,实现“秒办”服务。二是搭建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服务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名企直聘会”“高校名企就业行”“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体验日”“多彩校招”等活动,推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有效对接。今年,我们将配合“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的实施,面向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轮动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系列活动,增加举办频次,扩大活动规模,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

三、下步工作

鼓励我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下步,我厅将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政策供给。一是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8号)落实意见,充分考虑毕业生实际需求,以更丰富、更灵活的方式,加大对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56号)落实意见,建立健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破除妨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性弊端,构建合理、公正的高校毕业生流动机制。三是指导各市尽快出台吸引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制定配套保障措施,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各市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积极与驻地高校对接,吸引毕业生本地就业,使其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二)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一是充分发挥驻鲁高校的资源优势,为留鲁就业高校毕业生在职深造学习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二是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做好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全省住房租赁补贴扩面增量,为加快解决新就业无房职工特别是新毕业年轻人的住房困难提供制度保证。指导各地加快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导意见》,摸清人才需求,合理增加人才住房有效供给,为城市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支持事业单位前置公开招聘时间,与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做好衔接;对高校、公立医院等人才需求量大、人才素质要求高的单位,支持其在每年下半年即筹划启动次年的公开招聘工作。鼓励各级事业单位进一步精简公开招聘流程,缩短招聘周期,原则上在报名截止后2个月内完成考试、考察和体检工作。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服务。一是依托“山东高校就业创业研究院”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加强就业创业问题研究,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及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融资、辅导、培训、咨询等“一站式”指导和服务。二是依托第三方机构探索建立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体系,将高校留鲁就业创业毕业生数量质量指标纳入到体系中,引导高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6月3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86950958)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