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10381号建议
《关于支持菏泽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穆杰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菏泽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建议》收悉。您在建议中分析了菏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人才短板问题,并围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我们今后工作开展提供了思路。现结合职能,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创新引才、用才、育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狠抓工作落实,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基层、扎根乡村。
(一)围绕优化乡村人才成长环境,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完善乡村人才政策体系。修订《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山东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破除乡村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聚焦乡村人才的培育、引进、评价、激励、保障和服务,提出20条“高含金量”的措施。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作为重要条款,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印发《山东省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指导菏泽市认真抓好落实,扎实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备案、履职管理、退出管理,推动村党组织书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聚力乡村组织振兴。推动菏泽市从机关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中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面向社会公开遴选198名。授权菏泽放宽乡镇机关公务员考录村党组织书记条件。2020年起,授权菏泽市拿出一定数量的乡镇机关公务员录用计划,适当放宽特别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可单独组织考录,适当简化调整程序或者采取其他测评办法。对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允许菏泽市适当放宽报考任职年限。
(二)围绕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力度。一是支持能人回乡。指导菏泽市通过政策扶持、座谈宣讲、典型示范等系列措施,开展在农村流动党员中开展“人才回引”活动,2020年共回引5089名在外优秀人才,其中回村任职775人,169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二是鼓励专家兴乡。2020年度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申报工作,支持菏泽市建设5家,居全省16市并列第一。三是吸引青年下乡。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加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力度。2020年菏泽共有在岗“三支一扶”大学生423人。
(三)围绕提升农村人才素质,加大经费投入、补贴扶持和培训力度。一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聚焦乡村人才需求,坚持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的原则,把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群体作为职业培训重点,拓展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模式。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特种作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落实补贴政策,菏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3万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7万人次,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占各类参加培训人员的68.6%。二是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支持力度。在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实施中,重点向菏泽倾斜,加大扶持力度。2021年,安排项目资金1194万元,支持菏泽培育高素质农民4000人以上。三是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强化基层人才培训,以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为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分区域开展培训工作。2021年安排菏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资金1445万元,培训基层农技人员8000人以上。同时,积极支持菏泽申报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计划。
(四)围绕补齐人才存量短板,培育乡村各类人才队伍。一是着力扶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遴选带动能力强、示范成效好的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等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选派技术指导员对其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发挥科技扶贫作用,支持菏泽培育致富带头人750余人,农业科技人才示范农业科技成果将近100项,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超过40项。二是着力培育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组织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负责人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线上业务培训,以县级馆为主力开展乡镇文化站长及基层文化骨干培训,2020年全省开展镇村基层文化培训5300余班次,培训文化骨干26万人次。其中菏泽市举办基层文化活动两千余场,组织文化志愿者到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千余场,培训基层文艺骨干万余人次。2020年省文旅厅共选派27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文化和旅游服务,其中有30名人员到菏泽市工作,在16市中人数最多;接收了38名基层中青年文旅业务骨干到省、市有关单位挂职研修,其中有菏泽市的7名人员,在16市中人数也是最多。三是着力培育乡村治理人才队伍。指导菏泽市建立完善后备人才库,目前共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23400名,保证了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源头活水”。在2020年全省2000名村党组织书记培训中,拿出一半的名额,培训菏泽市1000名村党组织书记。
二、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诚如您在建议中所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才。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担当作为,深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见效,按照省委支持菏泽乡村振兴工作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着力突破制约乡村人才发展的难点,不断打通束缚创新创业创造的堵点,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制定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完善乡土人才培养制度,激励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打好“产业+科技+人才”组合拳,加大科技特派员扶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在部署各市2021年选派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文化服务和接受业务骨干到省直单位挂职研修相关工作中,重点向菏泽市倾斜。继续实施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产业,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
(二)拓宽乡村人才成长空间。加快落实基层职称制度,更好释放政策红利。加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指导菏泽等市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实效,拓宽培养途径,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的“蓝领农民”。支持菏泽等市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百园千镇万村”、海洋牧场等各类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搭建农村人才留用发展平台,拓展人才发展提升空间,增强人才吸引力。
(三)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激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带动人才回流农村。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分布提高乡镇工作补贴,调动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积极开展基层人才宣传选树活动,营造各类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良好氛围。开展“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山东省乡镇优秀农业技术人员”等选树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人才,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乡村基层干部人才的浓厚氛围。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6月3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8695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