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10865号建议《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21-06-13 字体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10865号建议

《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赵云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兴鲁”行动,大力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不断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打出一套建机制、强引育、优环境的组合拳,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冲破条条框框“创”,全力激发乡村人才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快构建乡村人才发展法治环境。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统筹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农村专业人才、返乡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法治保障。二是优化乡镇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向基层人才倾斜的岗位设置制度,统筹考虑基层财政承受能力,分步提高乡村基层的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允许统筹使用中初级岗位,为基层人才发展拓宽空间。推动编制、人员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为乡镇增加事业编制1.3万名,下达基层用编计划3837名,满足基层用人需求。三是创新基层人才评价制度。会同主管部门分系列修订基层农业技术、基层工程等31个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条件,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努力破除人才评价“五唯”倾向。探索建立基层职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直评直聘等三项制度,1.9万人获得基层高级职称,2万余名乡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直评”获得中高级职称,2224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

(二)坚持广开门路“引”,全力招引带动乡村发展的“金凤凰”。一是支持能人回乡。总结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首席专家制度”等做法,吸引在外企业家等群体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人才+项目+资金”的新型人才引进模式。全省招募“合伙人”173位,促成合作项目146个,落地资金近7亿元。二是鼓励专家兴乡。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2020年注册备案科技特派员7835人,616人在乡村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预计示范新品种272个,落地转化农业成果134项,带动1.9万名农民就业。统筹组织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在全国率先开展线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省级层面开展线上活动24场,800余位高层次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服务基层。三是对口帮扶带乡。建立党代表联系贫困村制度,开展经常化联系帮扶。全省共选派400名科技工作者、800名教师、500名医务工作者、272名文旅工作者到乡村一线服务。组建452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实现8654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服务全覆盖。帮助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06名,拨付扶持资金1.3亿元。四是吸引青年下乡。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扩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2020年全省共招募毕业生2570人,创历年新高。

(三)坚持多措并举“育”,着力锤炼乡土人才“真本事”。一是培育农业领军人才。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选拔力度,遴选农业农村领域泰山学者1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名、齐鲁乡村之星146名。二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培训费、生活费等补贴政策,累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65.26万人次。举办首届全省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推荐前2名选手直接申报“省技术能手”。三是培育乡村“带头人”。实施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拓宽选人渠道,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2020年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3819人,回引9905名在外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开展“领头雁”培育工程,争取1.1亿元中央资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高素质农民4.2万人,支持经营成果、致富经验就地转化和推广普及。四是培育乡村后备人才。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选树“好青年”12万余名,7000余名成长为村(社区)后备干部。扩大公费医学生、农科生、师范生招生规模,2020年共招收8256名,定向服务基层中小学、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鼓励技工院校开设涉农专业,33所技工院校开设农业机械使用维护、农村经济等涉农专业,目前在校农村生源学生30.47万人。

(四)坚持优质高效“服”,着力营造拴心留人“软环境”。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为农村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万笔、83.63亿元。用好用足“鲁担惠农贷”等专项金融产品,2020年发放惠农贷款1.64万笔、31.5亿元。量身定制“乡村好青年贷”,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二是打造“三农”人才服务平台。依托供销社系统网络优势,搭建“三农”服务平台,覆盖基层人才5000余名、涉农企业1500余家,精准提供灵活用工、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服务。三是优化乡村人才服务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和服务专员制度,为乡村高层次人才提供交通出行、住房保障、配偶就业等43项服务,为基层专家发放“山东惠才卡”2000余张。四是建立健全激励关爱村干部机制。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报酬补贴不低于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推行养老保险与退职补贴相结合,解决村主职干部退职保障问题。县(市、区)补充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拿出不少于20%的名额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招录(聘)。2020年招录(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57人,表彰村级“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280个。

二、下步工作打算

当前,在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诚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相对于广大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来说,仍然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抓引进、强培育、优服务,吸引激励更多的人才到乡村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一)狠抓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全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科学指引。根据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配合组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二)推动产才融合。总结推广“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等返乡入乡做法,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打好“产业+科技+人才”组合拳,加大科技特派员扶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三)强化激励保障。健全完善优秀乡村人才表彰奖励机制,持续开展“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乡镇优秀农业技术人员”等选树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要求,巩固拉平县乡干部工资津贴补贴成果,持续推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6月3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86950958)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