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40号建议的
答复意见
张争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省毕业生留鲁就业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教育大省、生源大省,《201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9届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计61.45万人。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57.14万人,师范类毕业生4.31万人,多年来,毕业生总量持续高位运行,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截止2019年12月底,全省共有57.39万人落实了工作单位,总体就业率93.39%,低于上年同期1.03个百分点。根据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山东省内就业36.88万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81.83%。其中,济南接收人数最多,占18.72%,其次是青岛,占16.16%。出省就业共8.17万人,占18.12%。全省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二、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工作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9号),我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7〕37号)。文件强调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工作,支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鼓励中小微企业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过程中,进一步开发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专长的管理型、技术型就业岗位。引导新兴业态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就业新模式、新形态。对“互联网+”形成的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二)健全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小微企业就业。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对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照每个岗位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对首次成功创业的,给予不少于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按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最长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二是优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作用,不断健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满足高校毕业生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快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进程,简化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三、下一步推进措施
您对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就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鼓励高校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一是支持中小企业申请成为青年见习基地,吸纳我省择业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失业青年参加见习,为其支付不少于当地工资最低标准的生活补贴和购买人身意外险的,按规定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见习补贴。
二是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渠道。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发〔2020〕5号)要求,开展“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线上求职招聘系列活动,搭建“就选山东”-山东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云平台和“山东招聘云平台”微信公众号,面向全省各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开展贯穿全年的线上就业服务,实现网上招聘每所院校、每位毕业生全覆盖。优选我省百强企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企业),在“就选山东”官方抖音号开展齐鲁名企空中宣讲会;精选全省知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就选山东”官方微信课堂账号免费开展齐鲁名师线上就业创业指导课;遴选省内优质高校,开展“多彩校招”齐鲁名校省级线上集中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搭建优质双选平台。
三是优化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环境。全省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把基层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依托现有场地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基层高校毕业生搭建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推动他们相互学习交流。积极营造良好人才服务环境。按照“放管服”、“一次办好”要求,持续简化优化服务,扎实为流动人才提供人事档案转存管、职称申报评定、社保代缴及退休办理、党员管理服务等人才基本公共服务,为各类人才在鲁就业创业解除后顾之忧。
四是重视和加强重点高校毕业生引进服务工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降低高校毕业生生活成本的措施,在重视加强顶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应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逐步实现人才服务从高端化向普惠性转变,特别重视和加强重点高校毕业生引进服务工作,在定向选调、招录工作前置、简化招聘程序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培养、引进、储备更多优秀人才,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长远建设发展积蓄力量。
五是确保留鲁人才政策有效落地。探索建立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长效机制。完善到中小企业就业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积极到中小企业就业,使其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指导各市尽快出台吸引毕业生留鲁就业创业政策,制定相关就业配套保障措施,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积极与驻地高校对接,留住毕业生本地就业;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引导高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我们依托第三方机构探索建立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体系,将高校留鲁就业创业毕业生数量质量指标纳入到体系中。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0年7月13日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8695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