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23号建议《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19-05-10 字体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23号建议的

答复意见

 

何中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建议》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外来务工群体的关心和支持。我厅高度重视人大建议的办理工作,针对建议提出的具体问题,结合开展人社部门“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专门赴济南、临沂、泰安等地实地调研。4月16日,我厅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交流,就相关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现结合我厅职责和实地调研、电话沟通情况,对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的进展情况

外来务工人员是我省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底,全省外出农民工(在本乡镇地域以外就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977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量(2344万人)的41.7%,占全省经济活动人口(6696.3万人)的14.6%。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作为全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牵头部门,承担着省政府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责,始终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2015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统一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15〕191号),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稳定就业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可在就业创业所在地平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2017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就业创业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改革,将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卡办理,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跨部门应用。

(二)实施农民工三年三项行动计划。经省政府同意,2014年-2017年,在全省范围实施《山东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山东省农民工权益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和《山东省农民工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民工在职业培训、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

(三)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大力鼓励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全省共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园区)600多家,建成创业大学28家,举办山东省创业大赛,在菏泽市郓城县召开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强化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处置群体突发事件为重点,制定出台《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综合运用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援助等渠道,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捷的维权服务。

二、有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针对您建议中所提出的我省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梳理和解决。

(一)支持企业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企业职工培训作为重点,推动企业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制定职工培训规划,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方式,广泛开展岗前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和业务研修。全面推行企业学徒制培训,统筹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支持和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在当地依法建立培训中心、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积极承担培训任务。通过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方式,降低企业兴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成本。企业为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方面和落实培训补贴方面。连续实施两轮“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对有就业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定单、定向、定位”“培训基地+就业基地”“培训下基层”等模式,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受训人员职业技能得到提升,对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2018年,全省共59.16万人参加职业培训,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32.75万人,发放职业培训补贴20412.95万元。

(三)构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政策扶持机制方面。开展省级就业充分型、创业活跃型、平台智慧型、服务标准型“四型就业社区”创建活动,认定省级“四型就业社区”800家,打造以2公里为半径、以30分钟为时限的“半小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圈”,全面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推动建立市、县、乡镇、社区(行政村)、企业五级贯通的农民工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名录库。打造“沂蒙劳务”“山东大嫂”“鲁西人力”等一大批知名“劳务品牌”,促进有组织劳务输出,推动劳务经济发展。

(四)鼓励本地劳动就地就近就业方面。结合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的岗位,创新开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专项招聘,促进农民工实现更加充分、更加稳定的就业。

(五)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管理机制方面。在全省16市建立省、市、县(区)三级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季度分析和发布制度,引导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合理进行求职和招聘。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制度,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用工供需情况。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组织开展好“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提高岗位匹配度。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看,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我省外来务工人员规模大,流动性强,公共服务任务繁重;二是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力量相对薄弱,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的针对性有待提高。下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足我省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一)发挥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整合优化服务供给。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举办“农民工恳谈日”活动,就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问题进行沟通协调,研究解决。充分考虑外来务工群体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利用手机APP、自媒体宣传、印制政策宣传扑克牌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

(二)以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升级打造服务平台。将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纳入本地人社服务窗口建设范围,实现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与其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便捷共享,能够满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按照专职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民工公共服务队伍,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增强服务意识。

(三)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提升改善服务质量。围绕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目标,督促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促进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依法依规打击各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4月30日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