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15号建议的
答复意见
陈丙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农村新农保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障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我省不断创新完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2013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3〕13号),整合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统筹城乡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8年,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鲁人社规〔2018〕17号),从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缴费年限养老金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完善缴费补贴调整机制、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6个方面,建立了激励约束有效、筹资权责清晰、保障水平适度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一是明确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倾斜政策。对65—74岁、75岁(含)以上的待遇领取人员,其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高于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5元、10元。
二是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5年至少调整1次。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基础养老金的调整方案,报请同级党委和政府确定。
三是建立缴费年限养老金激励机制。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后(不含补缴年限),每多缴一年,在领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每月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具体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确定,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政府承担。
四是确定最低缴费档次标准每5年调整1次。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五是提高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档次。对选择500元、600元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对选择800元及以上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80元,引导城乡居民选择高档次标准缴费。
二、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一是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自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后,我省先后6次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前全省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8元,比制度建立之初的55元翻了一番多,比国家统一规定的最低标准高出30元。部分市、县(市、区)根据自身财力情况还在本地区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
二是调整居民基础养老金省级补助比例,加大对困难地区补助力度。按照省政府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要求,自2019年起,扩大省财政直接管理县范围,优化补助档次分级,将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由东、中、西部地区按照40%、60%、80%给予补助,调整为对16市(不含青岛)分40%、50%、60%、70%、80%五档给予补助,对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分70%、80%、90%三档给予补助。2018年累计拨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39.41亿元。
三、始终把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产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畜牧产品等稳定增产。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1064亿斤,棉花总产21.7万吨,油料总产310.9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8192万吨,水果总产2788.8万吨,肉蛋奶1521.4万吨。
二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促进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品牌建设力度,进一步叫响“齐鲁灵秀地 品牌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2018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3879家,比上年增加318家;产品8214个,增加706个;产地总面积457.1万公顷,同比增长22.0%。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达到27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7%。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7元,同比增长7.8%;人均消费支出11270元,同比增长9.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高参保群众待遇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参保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是突出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起省、市、县配套的政策体系,优化完善信息系统和经办流程,重点落实好老年居民倾斜政策、年限基础养老金、缴费补贴等,推动新机制平稳运行。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基金保值增值。按照国家人社部、财政部部署安排,探索开展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保障基金运行更可持续,确保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质量品牌为总抓手,以产业、产品为单元载体,有效联结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拓宽增收空间,促进全省农业提质增效,推动由农产品数量大省向质量强省跨越,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收益。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