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90号建议的
答复意见
赵彩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调节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诉求 与用工企业招聘需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山东省技工教育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培育工匠精神为办学根本,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办学核心,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注重在专业建设对接市场、教育教学贴近企业、技能培训注重质量上下功夫,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一是注重加强校企合作的契合度和紧密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关于印发山东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通知》,指导相关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实行“招工即入学,入企即入校”,双方共同完成培养,省财政对新型学徒每人给予4000到6000元的培训补贴,受到了企业的欢迎。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普遍较高。二是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以省政府的名义印发实施意见,从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建设、构建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六个方面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三是制定提供技术工人待遇实施方案。在前期广泛调研并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已起草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方案(代拟稿)报请省委、省政府行文印发。
下一步,一是贯彻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齐鲁工匠队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二是稳步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根据人社部部署,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建设全社会终身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提高国民素质,建立推广国家职业标准,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和全社会劳动者就业技能,促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解决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部分重点领域技能人才十分短缺的问题。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在全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推动校企双方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支持行业企业、技工院校、社会组织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骨干带动”的原则,积极探索组建行业性、区域性技工教育集团,通过推动技工教育集团化办学,对区域内教育培训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薄弱学校,以强带弱,扩大优质资源,提升区域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增强技工院校整体实力。
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