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6号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实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2018-04-03 字体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6号建议的

答复意见

 

现将我厅就《关于加快推进实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报去,供答复代表参考。

一、工作情况

加快推进实体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有机融合、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厅紧紧围绕人才强省战略和“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为推进我省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引进信息化人才的制度优势。为大力吸引海外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我们积极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人才制度新优势。一是出台了《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海外引才工作站管理办法》《山东省离岸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办法(试行)》《关于支持留学人员来鲁创业的意见》等人才新政,为我省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出台《山东省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实施办法》,着力发挥市场引才作用,对推介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创新创业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或个人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信息化人才引进工作,延揽更多信息化人才来鲁创新创业。三是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支持济宁市建设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若干人才政策》,加大对济宁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引用、使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济宁信息产业人才申报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支持建设“济宁信息产业引智试验区”,促进济宁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二)聚焦平台载体建设,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信息化人才。抓住世界经济减速提供的“人才抄底”机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开放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一是着力打造“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引才品牌。自2001年开始,成功举办了九届“海洽会”,共引进包括信息领域在内的海外留学人才近4500人,高新技术创业项目3000多个。二是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在世界14个国家建立39家国际人才海外联络处,新增省级引智基地25家,引进包括信息化领域在内的外国人才总量近20万人次。三是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出台《山东省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37家,为集聚海外信息化领域留学人员来(回)鲁工作搭建良好平台,吸引包括信息领域在内的海外留学回国人员7.1万人。四是加强博士后站建设。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吸引集聚信息化领域优秀博士来我省从事创新研究工作。

(三)创新人才服务体系,为信息化人才提供高效精准服务。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致力于营造人才来鲁创新创业的“最优”环境。一是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建立引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出入境、工作许可和居留,户籍转移、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工商税务、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科研创新、薪酬管理等26个方面,为包括信息化领域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服务。二是设立“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并在全省17个市设立了分窗口,在全省169个县(市、区)、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子窗口,形成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的高层次人才专窗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三是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才培养、引进、服务工作中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人才提供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为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下步工作措施

王洪英代表的提案中关于培养引进信息化人才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推进我省实体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政策创新,以更加开放、有效的制度体系选育信息化人才。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若干措施》《齐鲁杰出人才奖评选奖励办法》《外国人在山东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非教育系统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管理办法》《山东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逐步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为“引进”“留住”“用好”信息化人才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深化提升引才工作品牌,大力引进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一是举办第十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为省内有需要的实体企业引进有技术有能力的软件工程师提供平台。二是实施“外专双百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每年拿出1亿元,5年引进100名国际知名非华裔外国专家和100个高层次外国专家团队,有目的地引进一批符合我省实体企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外国专家和团队。三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对接我省实体企业的信息化人才需求,依托“海外高层次专家齐鲁行”“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积极对外开展人才招聘,大力吸引高端软件工程师来我省创新创业。

(三)依托重点人才工程,加快信息化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一是落实《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工程、重点产业(行业)、重点项目急需紧缺的人才,可拿出部分名额组织专门选拔,进一步加大对信息技术、大数据、智能制造、网络工具等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力度。二是实施“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对省内信息技术、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企业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招收的优秀博士入站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生活补贴,最长补贴3年,激励博士后青年人才创新积极性。三是启动“山东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加大人才公派出国留学资助力度,每年资助包括信息化人才在内的300名中青年科研人员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境)外留学研修,开拓国际视野,提高信息化人才能力素质。

(四)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为留住信息化人才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落实《关于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等政策,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推行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在高层次人才所在工作单位、绿色通道服务事项主管部门、承接单位和服务窗口全部配备服务专员,由各级服务专员为信息化高端人才提供快捷便利高效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二是落实《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向其提供出入境和居留、子女入学、物品进境、医疗保健等26项具体服务举措。三是进一步完善服务窗口建设,按照“互联网+人才”思路,建设“山东省高层次人才网上服务专区”,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加快形成省市县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升级版,为高层次信息化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年3月23日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