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对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90号建议的答复
2017-04-16 字体

对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90号建议的答复

 

省发展改革委:

现将我厅就周文明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聊城同等享受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调发展相关政策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报去,供答复代表参考。

一、目前工作情况

(一)人才工作情况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工作,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20133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博士后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5)20143月,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公安厅、财政厅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鲁人社发〔201416号),建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作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为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为更好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我们2016年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研究制定《山东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试行)》(鲁人社发〔201563号),建立起引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目前,全省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3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30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230余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000余人,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技能人才培训情况

我省自2009年以来实施“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2014年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规划”,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为统领,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主线,坚持提升技能、服务就业、终身培训的原则,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主要做法有:

一是全面推行“四单式”培训,增强培训实效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和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全面推广“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通过与用工企业、定点培训机构分别签订就业和培训协议,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技能需求开展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培训订单,区别不同对象、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

二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培训机构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发展,实习与就业一体,实现校企互利双赢。协调有关行业、企业与学校组建技工教育集团、专业教学联盟等,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衔接。组织实施技工院校百强专业建设和省级示范专业群建设项目,提高技工教育发展水平。

三是加强过程监管,提高培训质量。为防止部分培训机构出现组织培训偷工减料、冒名顶替被培训等问题,各地培训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淄博、东营、潍坊、威海、日照、莱芜等市使用职业培训实时监控系统,培训全程实施监控录像,有效减少了了偷工减料、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使培训课时的数量以及培训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四是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依托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内外网信息互通的就业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从报名、培训、考核、就业、资金申请到补贴全过程网上管理。建立培训项目绩效考评机制,对培训成本、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在各市自评的基础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各市、县(市、区)绩效考评情况进行检查,根据考核结果结算省级补助资金,并作为下年度项目实施、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创业服务情况

    一是我省积极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各具特色、体系完备、功能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为鼓励各方面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对入驻创业实体的扶持,采取创新性举措,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加强创业大学建设。建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大学,推动创业大学在县市区、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立创业学院、教学点(站),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培训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10市创业大学按照“一中心、多基地”模式,在各区县、有关高校、园区设立教学点。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在人才工作方面,我们将根据周文明代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积极支持聊城市领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符合条件的将优先推荐申请设站;二是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市场前景但暂不具备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申请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给予适当扶持;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引才机制,结合当地人才引进发展实际需求,突出引才工作重点,畅通引才渠道。组织各类人才到聊城市开展服务活动和创新创业。对于引进的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科技人才,通过评审或认定,符合《山东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试行)》条件的,帮助其申办服务绿卡,可按照规定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方面,一是继续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实施“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支持聊城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创业服务工作方面,将充分利用现有创业载体建设延伸服务,加强我省与先进省市合作,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46

 

(联系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86950958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