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务文件>>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关于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7-20] [点击次数: ] [打印本页]

鲁人考函〔2017〕29号

各市人事考试中心: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7〕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将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级别及专业设置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每个级别分为15个专业,各专业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2个科目。报考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二、考试时间及科目

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安排如下:

级别

考试日期和时间

科目考试方式
初级

11月5日

9:00-11:00

专业知识与实务

电子化考试

14:00-16:00

经济基础知识

中级

11月4日

9:00-11:30

专业知识与实务

纸笔化考试

14:00-16:30

经济基础知识

三、考试题型及答题方式

考试科目全部为客观题。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以下简称经济(中级)考试)在答题卡上作答;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以下简称经济(初级)考试)在计算机上作答。

(一)经济(中级)考试应试人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试卷)和作答须知(答题卡),并按要求填涂相关信息;

2.使用规定的作答工具作答;

3.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作答。

应试人员应考时,应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参加考试。答题所用草稿纸由人事考试机构统一配发,考后收回。

(二)经济(初级)考试应试人员注意事项:

1.经济(初级)考试科目全部为客观题,在计算机上作答,应试人员除携带身份证件、准考证外,无须携带任何工具参加考试。禁止应试人员将任何文具、(电子)记录/存储/计算/通讯工具及考试相关资料带入考场座位。

2.我省经济(初级)考试首次实行电子化考试,应试人员可提前通过模拟作答系统熟悉考试作答界面。模拟作答系统位置:中国人事考试网(网址:www.cpta.com.cn)—>电子化考试服务专区—>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电子化考试服务专区—>模拟作答系统。

四、报名条件

(一)报考经济(初级)考试的人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二)报考经济(中级)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

2.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3.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4.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

5.获博士学位。

(三)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正规学历前后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时间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

(四)按照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的规定,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持能够证明应试人员本人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考经济(初级)考试

 五、报名安排及考区设置

(一)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要求,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网上报名。为便于考试报名和相关工作的统一开展,应试人员须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网址:www.cpta.com.cn)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

报名时间:8月3日9∶00-8月14日16∶00;

缴费时间:8月3日9∶00-8月21日16∶00。

请应试人员认真阅读报名有关文件和提示,如实填写、提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等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上传照片前应使用证件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进行审核,照片通过审核的方能正常上传);应按属地原则正确选择单位所在地为报考考区(合格证书由该市人事考试机构发放)。应试人员在报名时,由于自身原因报错级别、专业或填错个人信息的,由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为便于应试人员找回用户名、密码,修改注册信息,限制代报名行为,统一网上报名平台增加了手机绑定功能。

(二)资格审核工作按属地原则进行,各市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资格审核开始时间,截止时间统一定于2017年8月18日1600(各市资格审核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应试人员填报并确认报名信息后,应及时通过报名系统打印《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表》,经单位审核、盖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各市人事考试机构指定地点办理现场资格审核手续。资格审核通过后,应在上述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逾期未办理资格审核、网上缴费的,视作放弃。为便于准确掌握港澳台人员报考情况,请各市在报名时认真审核“国籍地区”信息项,防止应试人员误填误报。应试人员可登陆所在市人事考试机构网站查询资格审核具体事宜。

报名时,如果应试人员在档案库中检索到个人身份信息,说明该应试人员在有效年度内通过资格审核并参加过该考试,系统直接显示审核通过标志,无需再进行现场审核,可直接进行网上缴费。其余应试人员均须提供相关材料到选择的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核。

应试人员资格审核时提供的材料应包括: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2.单位审核盖章后的《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表》(一式两份);

3.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4.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各市要严格报名审核工作,留存并妥善保管应试人员报名材料复印件备查。

(三)报名信息修改方式如下:

1.未确认报名信息的,应试人员可以自行修改报名信息。

2.已确认报名信息的,应试人员可以自行取消报名信息确认,修改报名信息。应试人员修改报名信息后需要再次对报名信息确认。

(四)网上报名实施期间,报名系统操作问题由山大鸥玛软件有限公司进行解答,对于相对集中的问题经整理后在中国人事考试网考生问答栏目中发布。

(五)请应试人员参加考试前登陆中国人事考试网打印准考证,打印准考证系统开放时间为2017年10月31日900至11月5日1405。

各市务必将审核方式、时间、地点和打印准考证的网址、时间及方式进行公告,确保应试人员顺利报名和参加考试。

(六)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17市设置考区。  

六、收费标准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下发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等18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人社厅函〔2015〕278号)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字〔2016〕189号)文件规定,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每人每科61元。

七、考试用书征订方式

2017年度经济考试大纲将通过互联网公开发布,不出版纸质实体书。发布方式有两种:一是以电子书形式在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rsks.class.com.cn)上发布,购买考试用书的应试人员可凭正版考试用书序列号免费浏览或下载;二是以网页形式在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 cpta.com.cn)上发布,供社会公众免费浏览。

考生可通过直接输入网址“http://rsks.class.com.cn”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购买考试用书;也可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确认报名信息后,通过订购考试用书功能,进入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rsks.class.com.cn)订购考试用书。

八、考风考纪管理

(一)加强考务工作人员管理,确保考试组织各个环节安全、平稳进行。在报名资格审核、考试数据管理、考试实施等环节,加强考务操作培训和保密警示教育,将考试的各项考务操作要求和安全保密责任落实每一个岗位。强化监考人员管理。督促考点加大对监考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的审查和培训力度,选派法制纪律观念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监考任务。考前要召开考点考务会,让所有监考人员都熟知监考职责,清楚每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严格执行《人事考试回避制度》,严肃强调相关纪律、规定。提升考点巡视人员责任意识。各市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抽调巡视人员,做好巡视人员的考务培训和责任落实工作。每名巡视人员巡视考场数量不超过5个,对重点专业和重点考场,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监督指导。巡视人员要对考点职责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程检查,切实发挥巡视人员的监督作用。

(二)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力度,规范违纪违规行为处理程序。《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1号)已于2017年4月1日施行,各市要组织考务人员认真学习,注意掌握新变化,在考务培训过程中应进行专项培训。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过程中,全面收集相关违纪事实证据,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加强联合巡查力度,积极协调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测考点及周边异常无线电信号,打击和防范无线电作弊;维持考点及周边秩序,对考试过程中发现的涉考犯罪行为及时依法处置,做好考试当天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管理。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雷同人员、雷同考场数量和比例。今年,部人事考试中心将继续对应试人员试卷进行雷同检测。雷同、异常考场的涉及专业和报考人群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各市要利用往年数据、科学分析,加强对本考区雷同高发科目及重点考点考场、重点专业、重点单位和人群的监控和管理;加大雷同多发考点、考场的监考和巡视工作力度,在考前列出重点监控考场、考生名单,发放到监考人员和巡视人员手中,以便重点监管。

(四)严格考务细节管理,全面加强考场内外的管控措施。严格入场及开考前的安全检查。考生入场前,监考人员应利用金属探测器对每名考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被考生带至座位。开考前,监考人员要对考场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考生携带的背包、参考资料等物品统一放在考场指定位置,不带至座位。各市应给考点配备足量的金属探测器等反作弊设备,并进行有效培训,充分发挥设备作用。配备视频监控的考点,应全部开启监控录像功能,并安排2名以上巡视人员专门负责观看监控,通过监控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考场巡视人员反馈处理。考试监控数据应于考后及时拷贝留存备查。

(五)加强宣传,强化考生依法依规诚信参考的意识。各市在下发考务文件的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诚信考试氛围。特别是在考前要用好舆论工具,及时在报纸、电视、微信订阅号等媒体和人事考试网站醒目位置发布提醒信息使考生知悉雷同监测技术及违纪后果。

(六)密切监测舆情动向。考试期间及考试前后,省中心和各市重点加强舆情监测,设专人密切关注报刊、网络以及手机短信等媒介中有关经济考试的信息,处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处理好考生来信、来访等工作,举报投诉案件必须件件有回音,及时查实处理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如发现考前有高科技作弊和大规模舞弊问题等,要及时向当地公安、网监部门报案。

各市要加强领导,严格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有关政策规定的宣传执行力度,务必使应试人员、考务工作人员熟知相关规定,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切实做好考试的组织实施,确保考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附件:1.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计划安排表

2.考试名称、级别、专业及考试科目代码表(初级)

3.考试名称、级别、专业及考试科目代码表(中级)



山东省人事考试中心

2017年7月20日

 

附件1

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计划安排表

 

工作内容

工作时间

方式及途径

报送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审核点信息汇总表

7月25日前

协同办公平台

报送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场资源表

10月10日

传真至0531-88190514

协同办公平台

报送2017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领取及值班信息表

10月31日

协同办公平台

从指定地点领取试卷

11月2日

专人专车

考试实施

11月4日、5日


将答题卡(中级)、考试考后数据光盘(初级)、座次表、加密锁、USBKEY、考场情况记录单(初级)、监考人员名单、巡视人员安排表(具体到考场)等物品送至指定地点

 

11月6日

专人专车

报送2017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情况表

11月10日

传真至0531-88190514

原件寄送

注:所涉及表格请各市自行从考务通FTP下载使用。

附件2

考试名称、级别、专业及考试科目代码表

(初级)

考试名称

级别

专业

科目

102

(初级)

电子化

 

 

04.

01.工商管理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工商管理)

02.农业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农业经济)

03.商业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商业经济)

07.财政税收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财政税收)

09.金融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金融)

10.保险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保险)

11.运输水路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水路)

12.运输公路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公路)

13.运输铁路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铁路)

14.运输民航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民航)

15.人力资源管理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

16.邮电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邮电经济)

17.房地产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房地产经济)

19.旅游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经济)

21.建筑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建筑经济)

附件3

考试名称、级别、专业及考试科目代码表

(中级)

考试名称

 

级别

 

专业

 

科目

 

 

001.

03.

01.工商管理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工商管理)

02.农业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农业经济)

03.商业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商业经济)

07.财政税收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财政税收)

09.金融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金融)

10.保险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保险)

11.运输水路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水路)

12.运输公路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公路)

13.运输铁路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铁路)

14.运输民航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民航)

15.人力资源管理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

16.邮电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邮电经济)

17.房地产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房地产经济)

19.旅游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经济)

21.建筑经济

1.经济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与实务(建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