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保障报:青岛聚力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 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2024-12-23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通过创新顶层设计、岗位设置、工作模式、资金保障等四项举措,探索出一条助力城乡就业困难群体上岗就业、稳定增收的工作路径,为稳定扩大就业、兜牢民生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市累计安置城乡大龄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11万余人次,安置人员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城镇人员年增收超过3万元,乡村人员年增收超过1万元。

强化顶层设计。将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列为民生保障改善首要任务、纳入年度市办实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统筹推进工作进度。牵头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出台《青岛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安置上岗“八步工作法”,构建起市、区(市)负总责,街道(镇)具体落实,社区(村)做好日常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特别是针对2022年青岛市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存在较大舆情风险的实际,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在全省实现政策突破,将该类群体纳入安置范围,有效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岗位设置。坚持需求导向,实行精准高效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措施。聚焦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创新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综治网格员、村容保洁员和设施维护员等岗位。针对历史古迹保护需求,组织开发齐长城巡护岗56个,青岛市古迹巡护工作实现零突破。针对基层社区公共治理需求,组织开发“红色楼长”公益岗位,将基层党建融入社区综合治理,相关经验成效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优化工作模式。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选定胶州市作为全市工作试点,组建市区两级工作推进专班,一体化研究工作推进思路、制定工作落实方案、解决岗位开发难题,为全市工作快速推进提供经验、树立样板。同时,建立线上线下双重管理工作规范,将岗位管理纳入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平台,实现在岗人员工作成果可记录、工作质量可评价,杜绝“吃空饷”问题出现。省人社厅给予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我市创新做法。

完善保障机制。受财政体制等因素制约,青岛市人社局主动对接、提前谋划,预算安排“增一块”、优化结构“挤一块”、整合资金“统一块”,积极争取市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支持,减非急需非刚性以及一般性支出,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统筹整合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专项资金,有效解决了资金问题。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今日访问量:100073
总访问量: 184999369 访问次数 : 43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