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水连九省。
7月26日,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在山东省东营市圆满落下帷幕,来自黄河流域9省区的88名技能精英同台竞技,角逐10个赛项桂冠。
“本届大赛是黄河流域举办的首届高规格、大规模、综合性的区域职业技能赛事,赛项设置紧扣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必将对黄河流域技能人才工作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互利共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山东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工作负责人刘海鹏介绍。
大河之滨一展技能风采
从增材制造、CAD机械设计、数控车、网络安全等领域,到电工、焊接、汽车维修、油漆与装饰,以及餐厅服务等技能,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涵盖技能之多、代表性之强、竞争之激烈,为历年所不多见,更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CAD机械设计现场,刚刚结束比赛的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王文成告诉记者,赛题很有挑战性,尤其在齿轮设计环节需要真功夫,“和日常训练不同,比赛中用到的大部分数据需要自己计算,十分考验设计功底。”
比赛内容紧贴实际,既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全面考察,又要有实际技能的扎实积累。
在网络安全赛场,参赛选手全神贯注于电脑屏幕,实时更新的分数,让每一项判断和操作都至关重要。
“比赛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第一个模块是网络安全夺旗赛,选手通过夺取‘旗帜’获得分数;第二个模块是网络安全运维赛,需要在某个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迅速追踪溯源找到攻击者。”网络安全赛项裁判长,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系副主任张靖告诉记者,比赛中,选手分数“咬”得很紧,比拼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参赛选手既要擅长‘攻击’,也要精于‘防御’,这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这一行的必备素质。”
紧张的赛场,时时刻刻都充满动感之美。
在焊接赛场,弧光闪烁、焊花飞舞,一条条焊缝在选手手下龙鳞展现;在油漆与装饰赛场,选手们贴墙纸、绘彩图,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跃然而出……
“沿黄河流域的九省份,每一地都有特色产业,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才。”刘海鹏告诉记者,好风凭借力,一代技能人才要为绵延不绝的大河文明做出时代的新贡献。
为人才培养打造协作平台
人才培养始终是贯彻赛事的鲜明主题。
场上比拼并不是大赛的全部,通过比赛搭建的平台取长补短共促协作育人,是本次大赛应有之义。
“举办这种区域性比赛,对于推进我们的技能教育和培训很有意义。”油漆与装饰赛项裁判长说,大赛选手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准,部分选手堪称行业技术能手,“将此次大赛内容、收获带回去,可为当地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方向,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人才发展的目的。”
“我本身是带比赛选手的,如果没有这种参赛经历,很难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在赛场上进行状态调整。”来自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张晓磊告诉记者,参加本次比赛,最重要的是交流心得,增加比赛经验,“只有教师的水平提升了,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需要的优秀技能人才。”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山东,与一水相通的甘肃在赛场相会。近年来,山东各级人社部门将技能教育作为协作帮扶的重要手段,与甘肃对口帮扶地区互通有无,发挥特长,做到“帮扶所需,山东所能”,打下人才成长的长效基础。
“我们依托山东蓝翔技师学院临夏分院、临夏州阳光大姐家政服务公司等知名培训机构,采取订单式、嵌入式等方式,开展劳务协作培训,年培训甘肃籍农村劳动力6000人次以上。”刘海鹏介绍,人社部门协调山东优质技师学院,累计招收300余名甘肃籍“两后生”赴鲁接受免费技工教育,共建鲁甘“工匠联盟”,创建海信空调兰州装备技师学院产业学院,并签订了黄河流域高技能人才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这次,两省将以大赛为契机,在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继续深化合作,共促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大赛开启引才用才窗口
记者看到,本次大赛人才辈出,为用人单位求贤揽才提供了优质窗口。
“高端产品装调技师、高端数控操作技师、产品试验测试技师、高端装备维保技师、产品质量检验技师……”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带着自己的人才期许前来赴会。
“集团通过建立职业发展有通道、能力提升有培养、创新创造有平台、做出贡献有奖励、福利待遇有保障、人文关怀有温度等‘六位一体’的技能人才管理体系,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优渥的发展空间。”在活动中,潍柴控股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用满腔真诚延揽黄河流域精英人才。
“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技术新、工艺新、市场新的特点决定了其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国瓷材料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深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用等多个领域,研发并生产了一系列高性能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有备而来的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企业对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工、高级技师、窑炉工程师、陶瓷原料制备高级工程师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这次赴会恰遇好时机。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