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图为一项目工地。
2023年10月,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烟台举行。
2023年6月,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在青岛举行。
山东省全面开展“社区微业”行动,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图为居民们在淄博市溡源社区暖奶奶手工坊缝制棉袄等衣物。
岁末年初,齐鲁大地,万象更新。
翻阅2023年山东各项民生答卷,山东省人社系统砥砺奋进,乘势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在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高技能人才总量居全国前列、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金牌总数拔得头筹……
这一年,山东省人社系统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树立问题、需求、目标、效果四个导向,以有解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省人社工作行稳致远,挑起高质量发展重任。
就业之光点亮万家灯火
这一年,山东省人社系统攻坚克难、敢于担当,扛牢就业大省责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这一年,山东省密集推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举措,出台“一稳三促”行动方案,实施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九“+”计划,推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发放专项贷款143.3亿元、稳岗返还20.5亿元、一次性扩岗补助8899万元,减轻企业社保缴费251.5亿元。
日前,在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的一家烧饼店,店员袁玲正在熟练地进行着做饼、烧制、打包等工作,不久前她才新入职这家店铺。
“我家就住在附近,三四分钟就过来了。当时想找一份面食工的工作,希望离家近一些,好照顾老人和孩子。”袁玲告诉记者。
在山东省全面铺开的“社区微业”行动中,当地社区人社服务站专员将袁玲的就业迫切程度标注为第一等级“红色”,对其实施“一对一”专项帮扶,帮助她迅速找到了工作。
这一年,山东省全力保障各类重点群体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政行企校”四方协作机制,实施“百县联百校”“职通央企”“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探索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实施“社区微业”行动,大幅扩容城乡公益性岗位,新开发岗位61.9万个,安置61.7万人,目前在岗114.5万人,兜牢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同时,山东省深化“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举办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创业导师基层行等活动,创新发放“创业提振贷”14.9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2亿元,直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20.9万人。
此外,山东省全面优化就业服务,推出“山东手造”“齐鲁建筑工匠”等职业技能特色项目培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59.43万余个,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聚才兴业”计划、促就业“四进”行动,获批部省共建国家级青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省份。
社保暖阳照进千家万户
这一年,山东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作用,坚持促改革、保发放、强监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山东省积极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启动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开展人才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满足群众多层次社保需求。
2023年11月,山东省首批人才年金落地实施,欧阳欣的公司是第一批受益者。“人才年金解除了员工养老后顾之忧,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了优秀人才,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彼此促进。”山东欧艺抽纱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欣说。
这一年,山东省积极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扩面”行动,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总人数分别达到3423.9万人、1616万人、2046万人,完成全年新增任务目标。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伤保险三项定期待遇、失业保险金实现稳步增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为守护好“养老钱”“保命钱”,山东省狠抓社保基金监管,创新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健全“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四防协同”风险防控机制,有力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2023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769.01亿元,同比增长9.9%;总支出4602.72亿元,同比增长8.6%。
同时,山东省持续深化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承办2023年“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季”主场活动,打造“社会保障卡·惠享山东行”“社会保障卡爱心直通车”等服务品牌,推出“大额消费券”“一分钱乘公交”“观影优惠”等系列活动,惠及群众166万人次,拉动消费22亿元。
“引育留用”打造人才高地
这一年,山东省人社系统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引育创新型人才,培育数字技术人才,锻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广开门路“引”。山东省开展青年人才集聚齐鲁行动,实施“海归英才汇聚计划”,组织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605场,新增15家博士后流动站、27家博士后工作站、102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集聚青年人才超85万人,其中博士8000人、博士后2115人。
下足功夫“育”。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人社部签订部省共建“技能山东”框架协议,举办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新增高技能人才31.5万人;承办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山东斩获56枚奖牌,位居全国前列,172个项目现场签约。山东深化人才制度改革,落实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让人才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切实感受到了山东对博士后的一系列资助,我们申请设立了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希望把人才团队搭建起来。”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的选手刘晨说。
用心用情“留”。山东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进人才服务智能化、专员化、市场化,新发“惠才卡”952张,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2740次,转化落地项目2860个,培训基层人才22.6万人,让智慧之花开遍齐鲁大地。
劳动关系绽放和谐之花
这一年,山东省人社系统坚持治标、治本同步,完善劳动关系综合治理体系,着力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
山东省突出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启动劳资专管员职业化等4项试点,深化支付监管平台应用,纳入项目3万个,实名制584万人,代发工资2551亿元,坚决守好农民工辛苦钱。
山东省着力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发布202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深入推进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全省订立电子劳动合同168万余份,覆盖企业3.5万家。
同时,山东省强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创新组建省级调解专家库,选树金牌调解组织,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受理案件21.5万件,调解成功率82.8%,结案率99.7%。
公共服务彰显人社担当
一年来,山东省人社系统坚持刀刃向内、标本兼治,聚力优服务、提效能、增便利,倾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实现人社温度和民生热度同频共振。
公共服务暖民心。山东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积极推进“智慧人社”一体化建设,开展政务热线平台办理“降低办件量、降低不满意量、提高解决率”百日攻坚行动,开展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活动,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5%以上。
绿色发展惠民生。山东省人社系统主动服务和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确定16个试点项目,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社担当。
对口援助谱新篇。山东省坚持“援助地所需、山东人社所能”,高质量开展援疆、援藏、援青、鲁渝、鲁甘等对口援助工作,充分展示了山东人社部门的责任担当。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具体举措、一个个鲜活事例,折射出山东省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塑造‘十个新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重点,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行风建设等工作,以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增光添彩。”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表示。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