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举办首期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能力提升公益课

2024-08-12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有效落实烟台市人社局、总工会、工商联、企联等4部门《关于开展全市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效能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强化企业协商调解工作指导,提高企业自主化解劳动争议效能,7月31日,由烟台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承办的全市第一期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能力提升公益课成功举办,全市600余家企业的近千名协商调解工作人员参加听课,效果良好。

课程针对性较强。为完善企业劳动争议协商程序,课程设置侧重协商调解技巧、工作规范、程序衔接等方面,市仲裁院骨干仲裁员就企业协商处理劳动争议实务、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作专题授课,山东鑫士铭律师事务所开发区分所主任王俊凯围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中的协商处理路径,从律师视角加以细致讲解,法律规定与操作规范兼顾,仲裁观点与经典案例结合,专业性与趣味性并存,深深地吸引了参课人员,现场手机拍不停,笔头记不停,学习氛围拉满!“讲得太好了,专业知识非常丰富全面!”学员由衷称赞。

参课人员广泛。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企业协商调解人员广泛吸纳内部适配力量,本次授课突破以往仅针对调解员培训的人员范围,覆盖到企业劳资、工会干部、协商指导员等参与协商调解工作的全部人员。在市人社局设主课堂,各区市局设分课堂,同频共享课程内容。除线下课堂外,同步开展线上直播,满足更多企业协商调解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第一次参加这么系统的学习,有了专业加持,以后参与协商指导再也不用和稀泥。”一位企业工会干部说。

现场互动热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人员,在医疗期满后能否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安排待岗有无期限限制”“企业与职工协商达成和解能否申请仲裁审查确认”,在现场答疑环节,参课人员抓住机会,频频发问。有的企业劳资人员意犹未尽,当场发出到企业开展专题讲座的邀请。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法治指导需求,市仲裁院借助微信小程序发放了公益课调查问卷,得到积极回应,共回收有效问卷600余份,为常态化开展普法服务、针对性提升企业协商调解能力做好铺垫。

下一步,烟台市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持续开展企业普法服务活动和劳动争议化解能力提升活动,做好源头预防,做实协商调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