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念好“三字经” 探索新就业形态用工权益保护新路径

2022-09-07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感谢高主任,要不是您这几天来的奔波操劳,我上个月的工资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拿到手呢!”惠民县李庄镇人社所调解室内,网店主播小郑紧紧握住玉亮调解室负责人高玉亮的手,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

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系绳网之乡、电商之都,全镇电商主体10000余家,网络直播、线上用工规模达30000万余人,新业态用工下劳动争议预防和纠纷化解难度越来越大。为此,李庄镇依托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了李庄镇民营企业商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辖区内争议预防和化解工作。今年以来,该商会调解委员会受理争议案件169件,调解成功160件,调解结案率95%。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消费的升级,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线上教育、电商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人数快速增长,新就业形态不断成长,与此同时,新业态用工下的劳动争议纠纷也不断增长。滨州市突出念好“早、快、合”三字经,探索新就业形态争议预防化解机制,全力做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

突出“早”字,着力推动新业态争议早预防。滨州市加大对基层调解组织指导力度,根据本地企业产业特点,在行业、区域内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负责行业协会所辖企业发生的新业态用工管理、内部协商和争议预防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建立博兴县厨具协会劳动调解委员会、金属板业商会调解委员会惠民县李庄镇民营企业商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3家,制定新业态用工制度11项,今年以来共内部调解处理争议案件507件,切实发挥了商会、行业调解组织预防、化解争议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突出“快”字,着力推动新业态争议快处理。滨州市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标识、有业务“五有”标准全市9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实现“互联网+调解”平台上线使用,通过人社官网和乡镇街道以及设在村里的人社服务终端,专门设有调解平台申请入口,方便新业态劳动者就地维权、即时维权。同时,全市调解机构针对新业态用工争议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及时有效维护。

突出“合”字,合力推动新业态用工权益维护。滨州市人社部门联合法院、工会、工商联等部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在工会、工商联设立联合调解中心工作站,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劳动者权益维护建立“调、裁、审”衔接机制,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配送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等关联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一站式服务,实现一次申请、一人负责、一站办结。今年以来,滨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受理各类调解申请93件,调解结案85件,调解结案率91.4%。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访问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