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调解化纠纷 暖心无忧“仪”家人 ——肥城仪阳街道突出源头把控化解劳资纠纷

2022-07-21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仪阳街道位于肥城东部新城,是泰肥一体化桥头堡、肥城市建安企业的重要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典范区。辖区面积97.4平方公里,4.6万人。建安总部经济区现已入驻资质建安企业44家,各类企业1000余家。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区域内劳资纠纷频发。近年来,仪阳街道坚持以街道、社区、企业三级调解网络为基础,建立阳光调解 品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推出劳资纠纷调处阳光调解模式,构建政府、社区、企业多方共建的劳动争议调解大格局。

重视源头把控,快速化解纠纷

一是狠抓企业建档。仪阳街道根据重巡查、纠隐患的工作方针和早发现、早调处、早上报的指导原则,采用地毯扫描方式,对辖区企业和建筑工地排查建档,通过日常检查了解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有针对性引导督促企业规范用工;对于存在隐患苗头企业实行重点跟踪监管,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抽查回访,做好巡访笔录。今年以来,检查企业426家,涉及人数1万余人。二是建立预警机制。坚持系统管理,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基本原则,健全劳动纠纷“1+X”机制,建立人社部门牵头,综治、信访、司法、规划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书记每月召集1次会议安排调度全处劳动纠纷摸排化解工作;对民生热线投诉以及社区、企业网格员提报的欠薪线索由人社部门每周牵头汇总梳理,分级分类建立台账,一案一册分析处置,进一步动态掌握企业劳资形势,对企业劳资情况做到人工预警。“我们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通力协作劳动争议诉源治理,提升劳动纠纷风险预警防控能力,保障农民工工资在“阳光”下支付,让劳动者不再优“薪”,让企业体验到优质营商环境服务”。仪阳街道滕敏三是搭建三级网络。在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成立阳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6个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负责本辖区内用工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园区成立政法服务先行区,整合公安、司法、律师、城建等专业力量,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街道总抓、社区与企业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的预防应急新格局,着力构建劳资纠纷调解三级服务网络。同时在社区推进以社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援助咨室”“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特色调解办公室建设,有效快速将劳资纠纷化解。早发现、早调处、早上报是仪阳街道从源头防范劳资矛盾的主抓手,通过街道工作人员日常调查了解,不仅将劳资隐患直接消除在萌芽状态,也有效解决了我们人社局负责同志摸不透、查不实和来回跑的问题”。肥城市人社局分管副局长张道毅说。

丰富申诉途径,完善调处闭环

仪阳街道抓住劳资纠纷核心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着力打造阳光调解品牌。一是线上线下申诉。全面推行阳光扫码连心维权卡,在辖区企业和24个建筑工地发千余份连心维权卡,实现网格员、联系方式、办理时限三明确,变被动受理主动上门。同时,推行码上维权,把在线调解服务平台二维码,发送至企业微信群,张贴在公示栏,劳资当事人可通过阳光扫码在线处理,确保申诉在1小时内受理、3天内结案,进而保证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处理。202110月,辖区内一家建筑公司员工许某通过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反映,其在施工过程中不慎从脚手架上坠落,造成多处骨折和挫伤。双方因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导致矛盾激化。收到网上调解申请后,仪阳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在多次进行电话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到公司进行法律法规宣讲,与双方当事人提出调解建议,最终促使双方于202111月达成调解协议,企业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等各项费用共计22.6元,许某放弃其他诉求,双方达成和解,企业以邮寄形式生成双方签字盖章的书面调解协议,并上传网上调解服务平台,从而使该劳资纠纷处理画上圆满句号。二是科学分流受理。推行线上线下平台联合受理,后台繁简预判分流转办服务模式。先由窗口及12345“阳光民生热线人员根据线上线下纠纷案件登记情况预判,初步分类繁简纠纷;后由人社部门分管人员根据初步分类的纠纷情况进行预判分流。小纠纷由窗口直接办理解决,重大的劳资纠纷由人社、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应急调处专班,进行现场办公,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以最快速度稳控纠纷。三是案件归档有序。通过在线系统及书面形式将每宗案件的申请、受理、审查、调解、结案等环节做好归档,使案件的办理、查阅、数据抓取等清晰可见。今年以来,处理12345“阳光热线 85件,成功调解15件,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调解结案率为100%,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的楼底下、家门口、心坎上。

强化调处规范,依法保障权益

一是制定操作规范。仪阳街道注重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阳光调解操作规范》,全部落实六统一、五上墙要求。明确预防宣讲、告知引导、调解登记、调解处理、回访反馈等工作制度建立大案、重案、疑难复杂案件的上报制度和沟通机制,使街道、社区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精准的服务,实现了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充分保障劳资纠纷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内部管理。邀请市人社局专业工作人员每月到3-4家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围绕劳动用工风险预防处置、劳动争议调解方法技巧,引导企业依法管理、规范用人进行业务集中学习创建“仪阳阳光调解”公众号,以新颖的形式、典型的案例,宣传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政策。同时,街道人社部门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责任书,推进调委会建设,联合开展法治宣传,以法条破解案例,以案例诠释法条,突出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平安一方效果共同促进劳资纠纷化解和沟通机制建设。三是开展调解培训。今年以来联合相关部门,为辖区约46名调解员开展多次专项培训,服务辖区22余家企业。街道调解中心现有专职调解员26名,以社工、援助律师为主的稳定的兼职调解员8同时利用企业劳动法律咨询微信群等向企业发放政策大礼包”1500余份为企业、员工解疑惑、增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在预测预判预防上下功夫,狠抓劳资纠纷预警工作,切实做好重点关注企业上门核查、信息更新、预警防范工作,及时排查问题隐患。同时突出快捷性,快速、高效、稳妥化解劳资纠纷隐患,抓早抓小抓源头”张道毅副局长说。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访问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