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国企业联合会办公室、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度工作突出的106家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表扬。济南市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荣成市港湾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烟台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站等5家基层调解组织受到表扬,我省受表扬基层调解组织数量与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并列首位。
2021年10月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中国企联、全国工商联共同开展为期3年的打造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活动,此次受到通报表扬的基层调解组织即为最终确定的全国首批百家金牌调解组织。活动开展以来,我省把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作为新时代深入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工作方针、推动预防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一手抓培育选树,一手抓典型引领,充分发挥金牌调解组织“金牌效应”,全面提升预防调解效能。
一是结合实际创新,统筹谋划起势。根据全省预防调解工作现状,借鉴各地探索的经验做法,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总工会、省工商业联合会、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印发《山东省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实施方案》,增加调解品牌工作室建设要求、细化建设标准,作为打造金牌调解组织配套性、基础性工作和推荐必备条件,用3年时间每年打造30家工作基础好、制度机制全、办案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标准化调解组织,纳入金牌调解组织推荐对象“备选池”。
二是加强指导推进,营造浓厚氛围。指导各市结合实际制定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建立全省打造金牌调解组织进度台帐,加强调度分析,统筹兼顾培育选树与总结推广,着重加强调解组织制度机制、专业程度、服务能力、基础保障建设,实现“打造一个,带动一域”。全省共有259家调解组织参与打造,培育调解品牌工作室178个。
三是严格优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制定体现山东特色要求的《评估推荐表》,增设4项加分项。各市在自查自评打分基础上共上报30家拟推荐对象及工作报告、视频图片等佐证资料。经综合评议确定10家拟推荐对象,统一人员、统一标准开展实地调研复核,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查阅资料、抽检案卷等形式,逐一核实拟推荐对象情况,经省厅研究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最终择优确定5家推荐对象。
四是推广“金牌标准”,全链提升质效。当前我省正在扎实开展第二批金牌调解组织培育选树工作,以“金牌标准”全面拉高预防协商调解工作标杆,提升多元处理机制运行质效,指导用人单位完善协商规则、建立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行业、区域培育一批调解组织,畅通在线诉调对接,组建“省级调解专家资源库”,强化协商调解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预防和柔性化解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