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多元化,东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立足质效提升、狠抓落实,力求依法、高效、便民,联合市司法部门,走出了一条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援助”的办案新模式。
一是建立快速受理机制。建立法律援助案件“无缝对接、当日立案、快速审理”的工作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当场审核立案,由入驻援助律师帮助符合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办理援助手续,无需劳动者来回跑腿和递交资料,为弱势群体维权提供了方便和保障。
二是建立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法律援助会商机制。对于涉及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集体性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定期座谈等形式,及时通报交流案件情况,分析研究调处方案。
三是建立农民工集体欠薪案件法律援助机制和快速审理机制。对农民工群体欠薪案件,主动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对接,引导、帮助劳动者申请法律援助,免费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维权服务;对纳入法律援助的案件,仲裁机构切实从当事人实际困难出发,开辟了快速解决的“绿色通道”,优化案件办理流程,坚持“简案快审”与“繁案精审”并举的原则,实现了法律援助案件的提速结案。
四是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选派业务骨干律师入驻轮值,提供驻点服务,为劳动者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法律咨询,保证应享受法律援助的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五是加强法律援助宣传。通过政策咨询、案例宣讲等方式广泛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法律援助工作,提升弱势群体的维权意识和法治素养。
截至目前,东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共接受法律援助咨询法律法规咨询400余人次,审理法律援助案件81起,涉及各类待遇300余万元,充分发挥了调解仲裁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