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网站范围内搜索
关于印发加强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019-11-12 字体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印发加强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鲁人社字〔2019〕180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属技工院校:

现将《加强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11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单位: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加强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我省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1.政治性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

2.特色性原则。突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遵循技能人才成长特点,精心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3.实践性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做到知行合一。

4.系统性原则。在做好思政课育人的同时,积极实施技能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主要措施

(一)课程设置与建设

1.规划课程目标。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学好本领,精技报国。

2.创新思政课程。在保证完成规定的思政课课程基础上,结合技工院校实际,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特点,开设选择性必修课。中级工教学阶段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高级工教学阶段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选择性必修课。预备技师教学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选择性必修课。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

3.开设特色选修课。突出技工教育特色,紧紧围绕“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工匠精神、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专题教学。

4.建设优质课。鼓励技工院校配套开发数字化思政课学习资源,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校内与校外联动,提升育人效果。

5.深挖“课程思政”潜力。鼓励技工院校积极探索思政课与各专业课的协同配合,推出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示范技工院校。

6.特色教材建设。组织专家编写齐鲁传统、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特色教材,编写齐鲁历史名人、优秀工匠等事迹读本,开发体现我省特色、适合技工院校学生使用的思政课教材。

(二)师资队伍建设

1.配足配强思政课师资。落实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严把政治关、品德关、业务关。到2022年底前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置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师生比不低于1:200,逐步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2.经费保障。技工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3.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及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师风纳入评优评先否决条件。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助力形成良好师德师风。

4.实施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省、市、校三级多层次思政课教师能力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

5.组织开展思想政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省、市及学校要加强思政课内容和方式方法研究,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政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思政课课题研究、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选树等活动,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评价考核

1.建立学校思政课开展成效评价制度。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思政课开设情况纳入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内容,对各校课程开设、师资配备、课程改革、学生教育效果等进行科学评价,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2.建立学生思政课学习评价制度。由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企业、社会等不同主体从不同视角对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进行多样化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与学生毕业、就业、评优评先挂钩,作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

3.健全思政课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各技工院校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低于学校的平均水平,指标不得挪作他用。

4.健全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评价,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评优表彰等环节。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加强教学督导检查,引导教师按照“六要”标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思想品德修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备管理人员,加强对全省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指导。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加大对本地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有关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导力度,制定本地区加强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长远规划和督导工作方案,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施和教研状况开展定期检查和调研,督促本地区技工院校按要求做好思政课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把思政课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

(二)加强教研组织建设。建立全省技工院校思政课中心教研组,开展思政课教学与技工教育特色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条件的技工院校要独立设置思想政治教学科研组织,承担全校思政课教学和教研任务,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教法创新等活动。

(三)发挥技工院校团的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技工院校团的组织和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等活动,助推思政工作接地气入人心,不断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大格局。


访问次数 :
用户中心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