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动能。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 “微改革” 撬动人才 “大生态”,着力构建 “近者悦、远者来” 的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共生共荣。从本期开始,“威海人社发布”微信公众号将聚焦各区市、开发区在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中的特色做法与创新探索,推出系列报道,以展现威海市 "以城聚才、以才兴城" 的生动实践,推动各区市人才工作交流互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环翠区立足“青春”“创新”“活力”“交流”发展理念,以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试点为指引,优化青年发展生态环境、完善青年发展扶持政策,提升青年发展服务质效,为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
一、聚焦青年就业创业 增添城区“青春”含量
(一)强化政策支持
打造“就好办”就业品牌,对来环翠就业创业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分别发放每月5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加大博士(后)等高层次青年人才、海外留学人才扶持力度,2024年为19名博士后申请各类资助、补贴等140万元。
(二)创新招聘形式
打造“就业首选@环翠”招聘平台,高频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青年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三)搭建实践平台
依托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国家级海洋综合实验区),打造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和服务保障等为一体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会活动100余场。深入开展青鸟计划、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创新打造集人才引育、人才服务、创新创业一体的“蓝湾人才之家”,累计服务青年创业群体360人次。
二、关注青年新兴领域 打造城区“创新”名片
(一)助推青年新兴领域产业发展
积极构建以“电竞、新媒体”为主导产业的“2+N”青年新兴领域产业架构,推动组建街舞、汉服、青年模特、电子竞技、动漫文化5大新兴行业青年团体。
(二)创新打造青年发展服务中心
以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镇街、社区、阵地为依托,创新打造集青年创新创业、信息咨询、经贸合作为一体的青年发展中心,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
(三)推动青年组织作用发挥
链接团代表、青工委委员、青年社工等多方力量常态化、流动化进驻商圈、青年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各类服务2.4万余人次;打造环翠楼街道商圈、竹岛街道金融商圈、创客大街中国青年社区、海裕城创新创业4大行业青年组织团体。
三、解决青年后顾之忧 激发城区“活力”指数
(一)推进青年人才安居工程
为来环人才提供“无缝隙 全链条”住房保障服务,利用辖区内10处青年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打通青年来环工作的“最初一公里”;与辖区内5处人才公寓及环翠钓具共享平台青年中心等平台沟通,为符合条件青年提供不高于同区域住房市场价格80%的住宿;发挥《高校毕业生集聚计划》等政策作用,为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吸引和留住各类青年人才扎根环翠。
(二)完善青年人才民生工程
打造更加幸福的城区生活环境,推动青年有更多精力投身工作。优化子女入学环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户籍子女享受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实现教育公平,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报名4700余人,占比40%;减轻青年赡养老人压力,建成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5处、助老食堂78处。
四、丰富青年文娱活动 展现城区“交流”力量
(一)丰富青年互动交流途径
打造21处青年友好阵地,依托天空里、属相街等阵地开展各类青年文化交流活动10余场,吸引数百名中日韩青年汇聚,为东北亚青年提供文化交流借鉴平台,加强青年群体互联互通,促进中外青年文化深入交流。
(二)共建青年孵化基地
依托创客大街、双创人等孵化基地,邀请青年企业家、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创业培训等交流活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资金对接、商业咨询等服务,帮助青年初创企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威海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