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表现突出单位”称号。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深入贯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人才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2024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03万人,新增青年人才3.5万人,均居全市首位。
开发就业岗位 让青年人才“能就业”
优质的产业和高质量岗位,是招引人才的最大“砝码”。
为全方位满足青年人才的就业需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全面开展“优才优岗”定向岗位开发征集行动,分领域、分层次、分专业编制新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累计开发岗位4万余个。与此同时,该局还深入摸排14所驻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意向,组织工作人员与高校代表一同走访41家新区重点企业,进一步征集企业岗位需求,拓宽了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
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该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积极拓展人才来源和就业市场。通过组织新区3700余家重点企业走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大学、华侨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成功举办了“引才强链、聚才汇青”“招才引智名校行”“新区万名青年人才招引团东北行”等引才推介活动,共计举办了113场招聘和人才推介活动。
同时,还注重抢抓时机,借助高校学子寒暑假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高校学子看家乡”暨“青雁归巢”寒假行、暑假行活动,为新区籍高校学子提供了解家乡就业机会的渠道,进一步鼓励青年人才回乡发展。
开展校企合作 让青年人才“好就业”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近年来,新区推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互促共进,依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挖掘就业岗位、强化人才培养,不断增强青年人才引进力度,搭建青年人才事业发展平台,激活青年人才“一池春水”。
聚焦人才与企业需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举办“产才融合、工学交替”集中对接会,成立“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心,促成驻区高校与京东方等40余家重点企业围绕实习实训、人才输出等方面达成合作。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新区首届“百所高校看新区访企拓岗”、“双十计划”高校师生访新区、“驻区高校大学生名企游学”等活动,发布船舶海工、人工智能等5条新区特色产业研学路线和《新区大学生实习见习手册》,聘请“新区高质量发展人才顾问”40名,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12处,建立“职达校园”人才就业服务站14处,校企共建“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10处。积极推进青年实习实训,青年就业见习和研究生实习基地总量达149家。
同时,全面开展“职业规划导师、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高校毕业生4000余人次。发布《新区创业服务电子手册》,设立“青岛市创贷驿站”5处,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扶持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1.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6亿元。围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逐一摸排基本情况,建立实名台账,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指导、政策宣讲等服务。
优化服务环境 让青年人才“就好业”
在拓宽渠道“引”人才、聚焦产业“育”人才、搭建平台“用”人才的同时,新区持续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城市氛围,将优化环境“留”人才做细做实。
为全面推动人才工作,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打造“就业创业一张图”电子导引,全面归集210条就业创业等政策及教育医疗等常用信息,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开展“社区微业”系列活动,高标准建设40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启用青岛市首条企业人才服务街,搭建“智找活”产业人才供需通平台,线上线下促进产才供需精准匹配、高效对接。通过开发“定制短信”方式,2024年为高校毕业生推送招聘活动、岗位信息达26.6万条次。
下一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积极推进落实新区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新区“5+5+7”重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开展校园巡回招聘会、“招才引智名校行”“访企拓岗”“名企游学”等各类特色引才推介活动,依托“职达校园”人才就业服务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和政策宣传等服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吸引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新区就业创业。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